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连冬花1,2,李丽芳1(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中心).无锡段运河遗产的文化表征及其时代创新[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吴朋飞(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855年黄河改道与山东南运河生态环境变化[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新宫学,钱晟(上海财经大学).通州、北京间的物流与在地社会——以嘉靖年间的通惠河整修问题为线索[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葛会鹏(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流士一世运河碑》译注[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文兵1,陈文捷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英国窄船发展与转型研究[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胡克诚1,2,刘秋雨3(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周梦旸与《水部备考》[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李放(山东博物馆石刻文物保护研究部).姚立德“运河道题名”碑考释[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朱学斌1,张冶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北金润置地公司).《创修斗母宫钟鼓楼记》所涉清代中期漕运与地方的互动关系[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李泉(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蓦然回首已十年——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吕杨(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历史文献中所见之滆湖[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孙雪岩(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聊城运河文化历史变迁及其特点探论[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盛立双,尹承龙,郭全利,马英,罗武宏(武清区博物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天津市武清区包楼窑址考古调查与初步认识[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陈云云1,何守强2,3(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南海中心;防城港市博物馆).从潭蓬运河出土瓷器看古代中越的陶瓷贸易[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胡梦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2022年运河学研究综述[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蒋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灾害与城市:陈学仁《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述评[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熙勤(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暨“过去、现在与未来:大运河文化研讨会”综述[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运河学研究》编辑部(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运河学研究》编辑部).稿约[J].运河学研究,2023,第2期
  • 李明珠1,程宗宇2,3(山东省平阴县博物馆;鲁东大学;烟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船户研究——以“漕粮运输”为视角的考察[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胡雪艳1,2,肖立军3(天津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明代临清卫与运河漕运[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冯晓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旅游学院;镇江市大运河研究中心).镇江市运河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陈泽宇,夏增民(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明清时期水患问题社会应对研究的新开拓——读《历史政治地理对水患的响应:以明清时期的黄淮平原为中心》[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潘威1,2,周明3(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大学“数字人文”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民初江北运河的治理设想——以江苏水利协会为例[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曹永宪1,耿瑞芹2(高丽大学历史教育系;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从《金瓶梅》看明末临清和大运河流通网[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郑民德1,2,田昭煜2(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明清运河与区域社会市镇变迁研究——以浙江省王江泾镇为对象的历史考察[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乔光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近世运河纪行组诗的文化特质解读——以汪元量、文天祥、瞿佑、谢肇淛为中心[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周广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谢肇淛《北河纪》及《北河纪余》文献价值略述[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 吴志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段斗门考古资料的整理与初步研究[J].运河学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