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易风,韩保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研究要关注时代需要——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吴易风[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20期
  • 倪素香,吴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劳动教育的着力点与时代新人的培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概括[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党的历史书写与经验总结的典范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意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陈新夏(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人的发展实现路径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袁银传1,2,3,张顺凤3(武汉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历史演进、基本特征和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徐俊峰(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自由劳动:马克思建构“共享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旨[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孙来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刘建江(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青年马克思的感性概念[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万美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耀灿教授[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周嘉昕(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问题再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徐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命题的文本考证[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2期
  •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数字劳动批判[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顾海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的创新性探索[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张乾元,苏俐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宁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性[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用“根本问题”解释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逻辑及精髓[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任映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基地;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内核、时代表达及现实启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杨荣国,张新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翁寒冰(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三重深化[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李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马克思劳动所有权思想的争论与澄明——基于对伍德与科恩观点的评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寇清杰,陈玉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恩格斯对讲坛社会主义的批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隽鸿飞(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边界[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赵付科(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质量强党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李佳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识探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常东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秩序”与“活力”的价值阐释及其辩证逻辑——基于“中国之治”维度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1期
  • 高国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论关于“大思政课”的几对范畴关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0期
  • 李庆霞,孙熙雯(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符号消费视域下的女性消费及其批判——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0期
  • 郑敬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的生成与优化[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0期
  • 李东坡(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第10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