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娇娇,王田震,于一凡,赵柏佳,文丹凤,赵俊峰(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领悟社会支持对留守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社交焦虑的纵向中介作用和留守时间差异[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瑞平1,张春妹2(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社会变迁视角下困境儿童的积极心理(代卷首语)[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冰怡1,张冠李2,杨力超2(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城市流动儿童如何应对相对贫困?——一项基于儿童主体视角的质性研究[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赵志裕,陈晓思,李秀丽,唐燕文,汤旭瑜,杨彩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重构成长思维理论与干预策略:基于文化心态的新视点[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瑞平1,高琳琳2,程岚3,曾毅2,张琳2,耿耀国2(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教育学院;九江学院教育学院).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杨淑芸1,2,杨柳3,李思蒙3,吕沐华3,任萍3(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郑州师范学院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累积效应视角下家庭和学校发展资源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式[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徐文健1,2,薛爽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汶川大地震青年幸存者的PTSD症状和反刍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王雅琼1,叶枝2,李晓燕3,林丹华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浙江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四类青少年的比较[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方作之1,常保瑞2(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系).成长思维对回流儿童学业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何姗姗1,2,陈艺华1,姚蕙怡1,孙一丹1,张姝淼3(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关爱服务的社会生态构成研究——以上海市“邻家妈妈”项目为例[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庆鹏1,王亮1,刘敏玲2,冯健仁2(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跨境迁移者的认同整合与跨文化关键能力发展:基于在华“非二代”青少年的成长口述史[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春妹,黄许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农村文化适应与流动儿童宽容品质的关系:共情的中介和城市文化适应的调节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周婵1,吴胜涛2,黄四林3,4,林崇德3,4(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流动幼儿好奇心的城市趋同效应及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崔蕴芳1,张自中2,吴倩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网络游戏卷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生活质量的中介调节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2期
-
佐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理论构建与研究探索(代卷首语)[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王浩,孙迅,丁毅,纪婷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方言线索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心理距离知觉的中介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温芳芳,韩施,鞠一琰,王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亲密关系状态和性别交叉的刻板印象内容[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张彦彦1,赵英男2,周佳悦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道德提升感对艾滋病公众污名的影响:无偏见动机的中介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常乐1,陈侠2(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疾病威胁与文化信念对跨文化群际援助的影响[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李欣璐,段夏媛,张晓斌(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他人知觉过程中群体刻板印象激活的机制[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孙山(湖北大学心理学系).观点采择对刻板化的影响:自我-刻板印象的双重路径[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王祯,管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文化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机制[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
杨翠1,佐斌2,1,3(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个人与社会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