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定裕(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船山气论与以气论诗[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谢九生(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荒寒美学:柳宗元《江雪》诗意画艺术学研究[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西周,郑子路(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妙学说[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李有光(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读诗须知味外味:阐释学视域下的以味解诗与多元理解研究[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刚祥云(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科举制与唐代美学之关系的多维解读[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房玉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理学美学视域下朱熹的文道观[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蔡东民(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李渔之问及其解决之道——《笠翁十种曲》结构艺术的戏曲美学本体论意义[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周均平,潘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代园林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桑盛荣(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桃源图”与“豳风图”:中国绘画与经学之管蠡[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郭润滋1,刘旭光2(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纸上造园:大观园与明清文人园林的审美理想[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张少委(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别现代主义理论体系中美学范畴的生成逻辑[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林凯(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当代“生活美学”实践模式的省思[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刘维邦(河南大学哲学学院).过程实在:时空与情感的审美变奏——李泽厚美学新论[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王力申(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当代大众生活美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路[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徐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加里·斯奈德禅宗诗学的跨语际实践——以“十七首唐诗”英译为例[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韩存远(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吕荧美学思想特征论——在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振摆[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闵周植1,2,杨硕1,刘琨3(鲁迅美术学院;国际美学协会;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养花书生姜希颜[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贾光佐(日本东北大学).以“狮子返掷”与“狮子返掷势”为例论诗禅关系的两个面相[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石志刚(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党校).萧乾京味儿作品中的审美意蕴[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李成金(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大顿悟”说与谢灵运山水诗的运思模式[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李增杰(滨州学院艺术学院).象山心学的“情理结构”[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李婷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谁为谁而放言“愿作乐中筝”——唐代一首《忆江南》词引发的历史考辨[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中国美学》编辑部).《中国美学》稿约[J].中国美学,2022,第2期
-
刘玉叶(郑州大学文学院).论佛学对传统自由精神的圆融超越[J].中国美学,2022,第1期
-
廉水杰(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陶渊明“无弦琴”与心性自由——从颜延之对陶渊明“无弦琴”的品题谈起[J].中国美学,2022,第1期
-
位俊达(郑州大学文学院).论中国早期身体审美观的起源、演进与当代意义[J].中国美学,2022,第1期
-
尹成君(北京语言大学).龚贤画论及其美学思想[J].中国美学,2022,第1期
-
张妍(山西大学文学院).论柯马丁对汉大赋自我指涉式声色构建[J].中国美学,2022,第1期
-
龙红1,曾强鑫2(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西方汉学家的中国书法观[J].中国美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