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治田(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宋代詩學中的“詩材(料)”説[J].新宋学,2023,第1期
-
李舜臣(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歐陽修與中國古代的僧詩批評[J].新宋学,2023,第0期
-
熊海英(湖北大學文學院).有元詩乳,實化於南宋舊人——《容安館札記》與錢鍾書的元詩批評[J].新宋学,2023,第0期
-
董贇(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宋人對柳宗元枯淡風格的推崇與畫意提煉[J].新宋学,2023,第0期
-
由興波(吉林大學文學院).論蘇軾黄庭堅“自是一家”的文學藝術觀[J].新宋学,2023,第0期
-
曹逸梅(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玉堂瓊海的燈與茶:五山東坡圖繪中的視覺元素及其内涵[J].新宋学,2023,第0期
-
張志傑(香港浸會大學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宋人碑傳中論列筆記作品的方式及其觀念[J].新宋学,2023,第0期
-
吕肖奂(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高麗義天與宋教禪律各宗的深度交流——以宋麗沙門詩文贈答唱和爲史料[J].新宋学,2023,第0期
-
大井幸1,麥嘉倩2(日本佛教大學文學部;復旦大學中文系).梅堯臣的詠蝨詩[J].新宋学,2023,第0期
-
谷文彬,謝香梅(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論宋元時期狄仁傑忠臣形象的塑造及其文化意義[J].新宋学,2023,第0期
-
郭畑(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王安石《字説》補輯[J].新宋学,2023,第0期
-
凌郁之(蘇州科技大學文學院).朱翌年譜[J].新宋学,2023,第0期
-
劉幗超(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宋徽宗朝的詩社活動與不同學源背景的作家交融——以符離、許昌、豫章詩社為中心[J].新宋学,2023,第0期
-
楊萬里(温州大學人文學院).唐宋詞敘事研究——以敘事視角為切入點[J].新宋学,2023,第0期
-
季品鋒(蘇州城市學院).敘事學視野下的宋詞經典化——以元宵詞爲案例[J].新宋学,2023,第0期
-
謝思嵐(復旦大學中文系).宋代文學中酴醿意象的勃興及其審美維度[J].新宋学,2023,第0期
-
陶熠(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由文病到污名:宋元時代駢文“類俳”觀念的嬗變[J].新宋学,2023,第0期
-
吴晉邦(北京大學中文系).宋代日記體行記中的史地考證[J].新宋学,2023,第0期
-
戴琳琳(復旦大學中文系).《聖宋名賢四六叢珠》所存佚文輯考[J].新宋学,2023,第0期
-
劉雨晴(復旦大學中文系).徽宗朝大觀後元祐群體的京城活動及其文學史意義——兼論徽宗朝朝野離立現象[J].新宋学,2023,第0期
-
江枰(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鐵圍山叢談》和《東都事略》句讀正誤一例——兼論南宋以前啓事文體的演變[J].新宋学,2023,第0期
-
梁燕妮(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南宋制科與黨爭[J].新宋学,2023,第0期
-
陳巧銳(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南宋初期鎮撫使置罷考[J].新宋学,2023,第0期
-
劉成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入室操戈:楊時的新學批判[J].新宋学,2023,第0期
-
朱迎平(上海財經大學中文系).陸游晚年復出修史評議[J].新宋学,2023,第0期
-
王汝娟(復旦大學出版社).吕祖謙的“通融”之學——從其兩通佚簡談起[J].新宋学,2023,第0期
-
鮑睿涵(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古籍研究所).王安中早期仕宦行實考[J].新宋学,2023,第0期
-
劉邦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林光朝年譜[J].新宋学,2023,第0期
-
(《新宋學》編輯部).稿約[J].新宋学,2023,第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