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海燕,辛琛(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工人阶级文化觉醒的文化唯物主义透视[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董乐(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海德格尔真的突破了黑格尔吗——哲学的“圆周运动”与寻求统一的哲学[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宋良,张赓爽(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自信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维考量[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贺晴川(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自由共和国”的公民启蒙——斯宾诺莎与人文主义[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陈界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的建构逻辑[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王斌(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奥尔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观的内在逻辑及现实意蕴[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曹成双(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荀子人性论的社会价值推演:再思平等与等级[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段澜涛1,张继军2(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金忠烈的儒家伦理价值观[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高红明(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马克思对法的彻底祛魅及其价值重构[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孙一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米歇尔·亨利生命现象学视阈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解读[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实与价值[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哲学学院).新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博弈[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李萍(中山大学哲学系).世界新文明秩序建构的价值基点与伦理原则[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阎孟伟(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考[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吴向东(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重建价值:当代哲学家的责任[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田海平(国际价值哲学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重审我们在价值观问题上的基本信念与坚持[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超越传统的价值独断主义[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国际交往应该遵循的价值原则[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阿巴诺(国际价值哲学学会;美国督优维尔大学).一个“谦虚”的建议[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眼中的世界主义及其当代启示[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价值重估[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陈科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2022”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吴向东1,2,田海平3,2,李德顺4,韩震2,阿巴诺5,丰子义6,吴晓明7,何怀宏6,欧阳康8,李萍9,阎孟伟10(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中国政法大学;美国督优维尔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变化世界与价值重建——“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2022”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登[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编辑部).投稿须知[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6期
  • 江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西方政治哲学的产生与历史演进[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5期
  • 任帅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5期
  • 李丽(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5期
  • 罗亚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后习俗伦理与科尔伯格道德意识发展理论遭遇的挑战[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5期
  • 张天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庄子·天地》篇的黄老思想特征[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5期
  • 贾桠钊(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体用模式下的宋代道学有机整体宇宙论 ——以《近思录·道体》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