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日辉,刘慧敏(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演化及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魏彬彬,杨志海(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府推广、关系网络与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行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耿文丛1,2,马悦1,2,张玉雪1,2,朱峰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设施农业的土壤健康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吴宇1,蔡洪梅1,许波1,于敏1,王捧娜1,代雯慈1,张梦祥1,任驿1,武文明2,李金才1,3,陈翔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周宝元1,陈传永2,孙雪芳3,葛均筑4,丁在松1,马玮1,王新兵1,赵明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冬小麦-夏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李飞1,陶鹏1,齐永青2,李红军2,王鸿玺1,王宁3,裴宏伟4,张喜英2,5(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水质工程与水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学院).河北平原农业灌溉以电折水系数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舒园1,居静1,赵海涛1,郝彦宾2,李林峰2(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干旱胁迫下以植物为介导的地上和地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杨云川1,2,程禹灏1,梁丽青1,廖丽萍1,2,王婷艳1,张会娅1,杨星星1,胡甲秋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岩溶区水安全与智慧调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Aqua Crop的南宁市甘蔗响应气象干旱情景模拟[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王丹1,2,吕艳杰2,姚凡云2,徐文华2,陈帅民2,邵玺文1,曹玉军2,王永军1,2(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花粒期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衰老特性[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司鹏1,刘连涛1,孙红春1,张科1,白志英2,李存东1,张永江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生理指标的棉花耐高温品种筛选及与根系表型关系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魏秀菊,廖艳,朱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生态农业工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王倩倩1,刘志强2,陈康1,王秀荣1(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不同土壤施磷和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玉米间作系统氮磷吸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李富玉1,2,陈帅民3,刘梦帅4,5,陈苗苗1,李小方1,刘彬彬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生态与自然保护组).一株溶杆菌Lysobacter soli RCu6的转录组水平铜抗性机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徐长春1,刘婕2,熊炜1(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研究方向立项实施情况与成果产出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2期
-
高晨曦,卢秋萍,欧年青,胡清萍,林雪,鲍玲鑫(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双碳”目标下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储薇,郭信来,张晨,周柳婷,吴则焰,林文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丛枝菌根真菌-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丁永康,叶婷,陈康(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滹沱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范虹,殷文,柴强(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间作优势的光合生理机制及其冠层微环境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李自强1,叶伟娇2,梅冬3,郑茨文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环境规制视角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李福夺1,尹昌斌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消费动机、消费习惯对生态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以绿肥稻米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张咏梅1,胡海英2,白小明3,Matthew Cory4,García-Favre Javier4,Ordó?ez Iván P4,5(甘肃农业大学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草业;梅西大学农业与环境学院;坎佩奈克农艺研究所).多年生黑麦草、雀麦根系形态和生长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张睿1,2,封晓辉1,吴玉洁1,2,孙琦3,李静1,2,李劲松1,2,刘小京1,2(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唐山曹妃甸滨海公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幼苗对盐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钱程1,李新娥1,赵欣1,刘大林1,王琳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添加硅缓解植物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生理生态机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朱永彬1,2,马晓哲3,史雅娟4,5(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县级尺度下河南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与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杨文宝1,杨晶2,赵占轻3,张建杰1,4,魏静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与环境损失时空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郑晨萌1,刘星1,张影1,任秀娟1,陈碧华2,王菲1,申长卫1,吴大付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药肥研发与协同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设施连作枯萎病黄瓜根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群落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马晗1,2,王小国1(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氯仿熏蒸对紫色土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