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洁1,谢保鹏2,张德罡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时空异质性[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周成1,柳炳华2,张旭红3,田娟1,周霖4(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王娟1,2,何慧娟1,2,董金芳1,2,郭斌3,4(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阿坝州气象局).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自然驱动因子[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齐丹卉1,2,杨洪晓3,卢琦1,4,褚建民5,袁祺5,甘红豪5,赵帅5,陈加伟5,徐晓庆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环境解释[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张玲豫1,2,齐雅柯1,2,焦健3,李朝周1,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河西走廊沙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常学向1,2,陈怀顺3,李志刚4,张红萍5(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生态与农业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站).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沙漠区生态修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陈东雪1,鲁瑞洁1,丁之勇1,刘小槺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青海湖湖东沙地河湖-风成沉积记录的中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王亚妮1,2,胡宜刚1,王增如1,李昌盛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垦对阿拉尔绿洲盐渍化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潘美慧,郝泽文,齐宇涵,杨安娜,陈有桂,李晨露(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藏朋曲流域不同地貌部位流动沙丘粒度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刘斐耀1,2,尤全刚1,吴思渊3,黄翠华1,潘晶1,马绍休1,陈小杰1,2,薛娴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民勤县水务局中渠灌区水利站).干旱区绿洲耕地撂荒与复耕对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王方琳,尉秋实,柴成武,王理德,张德魁,王昱淇,王飞,胡小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丁志伟,赵芮,简子菡,孟怡伟,张改素(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乡融合视角下黄河流域镇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苏昊海1,张小芳2,3,牛亚琳1,王海茹1,曹建军1,4(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祁连山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的响应[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杨盼,梁伟,严建武,李思雅,兰志洋(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河流域多尺度水系统结构变化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邵梅1,2,罗万银1,车雪华1,2,王芳1,逯军峰1,邹松兵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COSI-Corr技术的龙羊峡库区1987—2019年风沙输移特征及潜在入库量估算[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李继彦1,2,郜学敏3,董治宝2(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行星风沙科学研究院;晋中学院旅游管理系).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区风况数据集[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谢轲1,尹辉2(新纪元大学学院;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内蒙古额济纳盆地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杨航宇1,2,刘艳梅3,4,罗广元1,2,刘凤莲3(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园林工程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荒漠区食细菌线虫对生物土壤结皮下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孙程鹏1,2,赵文智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地利用对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土壤入渗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黄钦妮1,董治宝1,肖南2,冯淼彦3,石寰宇1,陈国祥1,白子怡1,张欣1,高冲1,王晓枝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海南岛景心角海滩老鼠艻(Spinifex littoreus)灌丛沙堆沉积及形态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王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TPOA框架在禁牧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调控中的应用——以宁夏盐池县为例[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王大刚1,2,于洋1,2,孙凌霄1,2,何婧1,2,Malik Ireneusz1,3,Wistuba Malgorzata1,3,姜逢清1,2,于瑞德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里西亚大学环境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典型绿洲ET0模型适用性评价及修正[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杨小菊1,2,3,赵学勇2,武发思1,张正模1,薛平1,陈章1,汪万福1,张国彬1(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莫高窟PM10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曾方明1,2,薛红盼1,2(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东北部晚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元素组成数据集[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刘恕.缅怀是重温教导,回忆是鞭策和激励[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黄远军.中华民族“强起来”需要钱学森——写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之际[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雷燕慧1,丁国栋1,李梓萌1,迟文峰2,高广磊1,赵媛媛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J].中国沙漠,2021,第6期
  • 许宝荣1,刘一川2,董莹3,4,朱恭5,张永中6,陆志翔3,邹松兵2,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兰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基于InVEST模型的兰州地区生境质量评价[J].中国沙漠,2021,第5期
  • 邢丽珠1,2,张方敏1,邢开成3,李云鹏4,卢琦5,鲁飞飞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枣庄市气象局;河北省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林业勘测设计队).基于RWEQ模型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土壤风蚀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J].中国沙漠,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