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佩诗(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独具一格的竹山词[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郭发喜(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工部缓,供奉深 ——王夫之“李杜风格论”的再评价[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宁夏江(韶关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论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的解构[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孟庆丽,张煜(辽宁大学文学院).汪东词学研究述评[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黎新第(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试论《中华新韵》改造“十三辙”的历史成就与现实意义 ——以其二分梭坡辙、歌甲通波、歌乙通皆为例[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章继光(五邑大学文学院).明代诗人陈白沙诗的地位与评价[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武怀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技术学院).论元代科场古赋观[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王新芳,孙微(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清代畿辅诗坛巨擘:戈涛及其《坳堂诗集》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夏先忠(怀化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从《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谈道经韵字校理[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刘荣平(厦门大学中文系).词学研究的新范式 ——肖鹏、王兆鹏《重返宋词现场》评介[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李建新(秦皇岛诗词学会).从句组角度探索词的章法①[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雷磊(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会通与会心:论姜书阁的古诗学[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蔡国强(杭州师范大学浙西学术研究中心).周密西湖十景词杂考[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周苇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孝亲”模式下对《凯风》的误读与重释[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姚大勇(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望江南》词在朝鲜的流传与影响①[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刘师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宋诗总集研究的新视野 ——读王友胜《历代宋诗总集研究》[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马黎丽(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汉魏赋校猎书写的美学风格[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洪源.桃花吟[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中国韵文学刊编辑部).来稿须知[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许建中1,徐江2,王阳2(扬州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散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六届散曲与相关文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草原笔会综述[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刘智毅,王思豪(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第十四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4期
-
杜运威1,金雨寒2(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中).黄燮清《国朝词综续编》的编纂特色及词学思想[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3期
-
蔡彦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顿悟与神助:论谢灵运山水诗学的建构和诗境[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3期
-
张培婧(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宫词”由唐入宋的转向与“宫词”范式的确立[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3期
-
张宏生(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山川、旅途与诗思 ——清代女性诗歌中的行旅书写[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3期
-
张再林(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从北宋文人集会看“苏门”的演进[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3期
-
宋秋敏(东莞理工学院).宋词“历史书写”的多维视域与文化心理考察[J].中国韵文学刊,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