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鸥,肖茜(广州软件学院).辛弃疾《青玉案》现代演唱版本比较研究[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陶明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源流与影响:赋与白话小说的两重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吴大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齐梁文人赋题乐府与乐府体的新变[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张昌红(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论唐宋间词体的流变[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姚晨,李剑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手变秀水派”:金德瑛诗派地位平议[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吴戬(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阮陶并称之形成衍化及其文化意义[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关鹏飞(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论秦观的心说与词心说[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黎思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用其文”到“学其体” ——江淹的陆机书写与诗学建构[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张思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以贫叹拙:陶渊明诗歌“拙人”书写的独创意义[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耿心语(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论清初词人佟世南凄艳雅致的词境[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孙克强,郑音秒(南开大学文学院).词学史上的易安词论及其意义[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陈灿彬(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理学意蕴·政治情愫·域外流播 ——朱熹《感春赋》新论[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许柳泓(南开大学文学院).唐宋《十二时》的源流与演变[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雷晶晶(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词体叙事研究反思与展望[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王毅(扬州大学文学院).论陈维崧中期词体创作的转变与词体观之建构[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谢安松,李倩(上海大学文学院;辽宁大学文学院).从恐惧到依恋:唐宋诗人的湖湘印象变迁[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刘庆云.刘登翰先生书秦观《浣溪沙》词[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王琳,吴留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通大学文学院).东亚视域下的韵文研究与文明互鉴新视野 ——东亚汉诗史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中国韵文学刊》编辑部(《中国韵文学刊》编辑部).来稿须知[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4期
-
蔡国强(杭州师范大学词体韵律研究所).数百年来调名错误例释 ——以秦
的《词系》为例①[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贺琳,曹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国宝卷研究的发展脉络、热点演进及未来展望 ——基于2002—2022年CSSCI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谢邱荣(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律赋赋法对诗法的援取与分异 ——以句法为中心的语用考察[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彭慧,谢彦英(郑州大学文学院).《诗经·召南·江有汜》主旨考辨[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范有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从接受视角看曹操诗学史地位的升格和定型[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苏焘(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杜甫入蜀后的李白读解与创作表现 ——兼论蜀人苏涣的李白接受[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彭曙蓉(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论张翥的音乐造诣与其雅词词风的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翟怡秀(西北大学文学院).张埙咏史词的乐府诗味[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
朱德印(扬州大学文学院).发掘作为现代资源的晚清诗歌 ——金和诗歌价值被发现[J].中国韵文学刊,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