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手造”背景下聊斋文化的视觉呈现策略研究[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池田,范祥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聊斋志异》的英译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研究[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田葵(蒲松龄纪念馆保管陈列科).蒲松龄纪念馆藏宣统《聊斋词》考述 ——兼及聊斋词的发现、整理与刊行[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贾海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醒世姻缘传》“农民”考 ——兼论明代吏员参充制度[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赵姗姗(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聊斋俚曲的传承策略研究[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党月异(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牡丹亭》与《香玉》中的“至情”之比较[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郭志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心).蒲松龄白话作品中几例“尖团相混”现象的形成原因[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王小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聊斋志异》中“墙”的艺术意象浅析[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张洪玉(淄川博物馆).康熙十二年蒲松龄与唐梦赉同游泰山说质疑[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孙璐(辽宁大学文学院).试论《聊斋志异·莲香》中的“对偶美学”[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聂廷生,王东(淄博第六中学;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学).《聊斋志异·放蝶》人物本事与创作寓意考辨[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关注灾害学与文学、民俗关系研究 ——《明清灾害叙事、御灾策略及民间信仰》感言[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蒲艳春(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聊斋志异》民俗事象英译策略研究及对民俗交流的启示[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李汉举(蒲松龄纪念馆).第三届聊斋学高层论坛综述[J].蒲松龄研究,2023,第4期
  • 张振国(黄山学院文学院).晚清报刊文言小说发展述论[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李若楠(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聊斋俚曲集》方言字源、音源考[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宋婷(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学经典《聊斋志异》在日本文学中的越境之旅[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李汉举,田葵(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纪念馆藏聊斋俚曲抄本叙录[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周新慧(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聊斋志异·大男》与《邂逅物语》 ——以妻妾易位的妒妇故事为中心[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赵庆超,夏菲凡(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新世纪聊斋电影的改编脉象和原因探析[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孔德祥,彭文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淄博市第十八中学).清初文人书风对儒家美学的接受 ——以蒲松龄书风为中心[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房倩格(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聊斋志异》中花妖形象的生态意蕴[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仇丽(蒲松龄纪念馆).《瞳人语》叙事视角赏析[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杨婷,孙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吴绮缘《反聊斋》对《聊斋志异》的戏仿与祛魅[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朱丛丛,翟玮(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蒲松龄的《画壁》与波提切利的《春》[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 郑子运(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阿英》与陈淑卿[J].蒲松龄研究,2023,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