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永1,2,黄英豪2,王硕2,蔡正银2,穆彦虎3(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冻融循环对不同压实度下膨胀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肖维民1,2,傅业姗1,2,钟建敏3,林馨1,2,李双1,2(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有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岩石节理中MICP反应碳酸钙沉积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王春1,2,3,李心茹1,胡慢谷1,2,李佳1,张红成1,张翼飞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热循环作用后圆环状花岗岩样静动态破裂特征及破坏判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陈立超1,2,王生维2,3,张典坤2(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煤矿坚硬顶板岩石断裂行为的加载率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单鹏飞1,2,3,杨攀1,来兴平1,2,3,孙浩强1,郭中安4,顾合龙1,2,3,李伟1,张帅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煤炭绿色安全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微波–水交互作用下富油煤岩渐进性破坏规律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王晓卿1,2,3,高富强1,2,3,娄金福1,2,3(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3D打印的复杂裂隙岩体模型制备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曲宏略,董望旺,张哲,吴颖,罗浩,邓媛媛(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锚索桩板墙加固边坡动力响应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袁和川1,2,阿比尔的1,张洁3,丛宇4,刘明维1,2,蒲运杰1,2,李浩田1,2(重庆交通大学山区公路水运交通地质减灾重庆市教委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藏大学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分级循环加卸载下饱水细黄砂岩的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宋凯文1,黄俊红2,3,罗忆1,3,魏小清1,3,郑世龙1,李新平1,3,刘婷婷1,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循环冲击荷载下的礁灰岩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汪标1,2,易庆林1,2,牛岩3,邓茂林1,2,童权1,2,刘开心1,2(三峡大学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地下水动态作用下大型碎裂顺层岩质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李江1,2,许强1,张继2,杨晓东2,唐然3,李达山4,吴宁安2,闫开云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横向拖拽式滑坡形成机制及三维稳定性评价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刘跃东1,2,康红普1,2(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不同应力路径下含水泥岩崩解破坏跨尺度分形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吕鑫1,杨科2,方珏静1,段敏克1,2,王于1,张寨男1(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采空区破碎岩体负压注浆加固试验研究与机制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杨军伟1,贾善坡1,2,付晓飞2,3,徐萌2,3,张广权4,王者超5,伍国军6(东北石油大学环渤海能源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及地下储库完整性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CNPC断裂控藏研究室;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异常高压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地质体四维地质力学分析——以西南X储气库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舒晓云1,2,田洪铭1,陈卫忠1,郭长宝3,朱珍德2,田云4,李喆5(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绍兴文理学院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不同水平应力条件下层状软岩隧道开挖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杨荣周1,2,徐颖1,2,刘家兴2,丁进甫2,程琳2(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循环加–卸载下刚–柔组合体静态压缩行为及应力–应变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刘帅,杨更社(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冻结砂岩侧向卸荷声发射信号及损伤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雷成铭1,刘春艳2,张云斌2,成建梅1,赵锐锐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基于综合智能分析的广东省崩塌易发性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李佳航1,2,郭明伟1,2,3,杨智1,2,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基于边坡下滑方向的传递系数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李栋1,彭松2,常丹2,刘建坤2,南霁云2,汪旭1,曹雄1(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压汞试验的珠海软土微观孔隙特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张云鹏,吴文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基于修正Rayleigh-Love杆件模型的桩基低应变测试中应变波三维传播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李英明1,2,王想君1,2,赵光明1,2,孟祥瑞1,2,刘刚3,程详1,2(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省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基于软岩巷道围岩峰后变形的全长锚固锚杆力学特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韦实1,梁荣柱1,李忠超2,陈峰军3,邓成龙1,吴小建1,3,孙廉威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3D打印的PC工法桩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刘小亮1,2,陈新1,2,宋笑凡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软硬互层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甘磊,刘玉,沈振中,徐力群,马洪影(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不同粗糙度和渗透溶液下石灰岩粗糙裂隙渗流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牛犇1,冯春2,丛俊余3,孙子正4,张一鸣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极道成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基于CDEM颗粒流的三维高速远程滑坡成灾范围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刘鸿1,2,3,裴强强1,2,3,4,郭青林1,2,3,4,白玉书4,张博1,2,3,邵明申5(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石窟寺平顶窟顶板裂隙灌浆黏接材料性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侯冰1,2,崔壮1,2,曾悦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层致密储层大斜度井压裂裂缝扩展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李杰,郭纬,徐天涵,时本军,蒋海明,王明洋(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试验室).地下爆炸等效当量及耦合地冲击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
刘宇桐1,姜元俊2,李修磊1,梁恒2,宁坡2,朱元甲2(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冰岩碎屑流冲击力学机制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A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