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永魁1,2,沈小七2,刘瑞丰1,刘峡2,郑智江2,李媛2,3,张扬2,王雷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山东省地震局).川滇地区活动块体边界断裂现今运动和应力分布[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常昊1,常祖峰2,刘昌伟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云南省地震局).金沙江断裂带活动与大型滑坡群的关系研究:以金沙江拿荣—绒学段为例[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雷生学1,2,刘建波1,闫伟3,4,宋田1,李昊5,李恩健1,朱冰清1,李颖楠1(天津市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西安雅通智能科技公司).岩体完整性对载荷干扰定量分析的影响 ——以天津小辛庄应变为例[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臧阳1,2,俞言祥1,孟令媛2,韩颜颜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波衰减特征及地震震源参数研究[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刘兴旺1,2,袁道阳3,姚赟胜1,2,邹小波1(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三危山断裂敦煌段古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李正芳1,李彦宝1,周本刚1,朱国军2,刘保金2,吴健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平原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认识[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郭树松1,祝意青1,徐云马1,刘芳1,赵云峰1,张国庆1,朱辉2(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汶川地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张志亮1,刘金瑞1,张浩博2,张中保2,哈广浩1,闵伟1,聂军胜2,任治坤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南海北部陆架区更新世晚期沉积物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 ——以DG钻孔为例[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范熙伟1,2,聂高众1,2,邓砚1,2,安基文1,2,夏朝旭1,2(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地震倒塌房屋提取[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邱江涛1,2,季灵运1,刘雷1,刘传金1(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20年西藏尼玛M W 6.3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与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张恩会1,师亚芹1,张艺1,李苗1,李高阳1,裴跟弟2,王万合2(陕西省地震局;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桃川-户县断裂渭河盆地隐伏段的展布与结构特征[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梁子晗,魏占玉,庄其天,孙稳,何宏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富蕴M 8.0地震地表破裂带精细特征[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王志伟1,马胜利1,雷兴林2,王凯英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基于加密地震观测讨论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汪健1,2,申重阳1,孙文科2,谈洪波1,胡敏章1,梁伟锋3,韩宇飞4,张新林1,吴桂桔1,王青华5(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云南省地震局).红河断裂带北、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曹颖1,钱佳威2,黄江培1,张国权1,付虹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分析2014年云南景谷M S 6.6地震震源区的P波速度变化[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李正芳1,周本刚1,肖海波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琉球-马尼拉海沟的构造背景及发震能力评估[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高帆,韩竹军,袁仁茂,董绍鹏,郭鹏(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滇东南地区小江断裂南段历史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李佳妮,韩竹军,罗佳宏,郭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活动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启示[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本刊编辑部.《地震地质》稿约[J].地震地质,2021,第6期
-
方东1,胡敏章1,2,郝洪涛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力场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含义[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岳冲1,2,屈春燕1,牛安福2,赵德政1,赵静2,余怀忠2,王亚丽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玛多MS7.4 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应力影响分析[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刘东1,2,郝洪涛3,王青华2,郑秋月2,黄江培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前重力变化[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路畅1,2,周晓成2,李营2,刘磊3,颜玉聪2,徐岳仁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震局).玛多MS7.4地震地表破裂带与东昆仑断裂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李春果,王宏伟,温瑞智,强生银,任叶飞(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随机有限断层三维地震动模拟[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姚生海1,2,盖海龙1,2,殷翔1,2,李鑫1,2(青海省地震局;青海格尔木青藏高原内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海玛多MS7.4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现象[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白仙富1,2,聂高众3,叶燎原1,戴雨芡1,余庆坤2(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于GIS和logistic模型的地震滑坡致死人数快速评估方法[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薛艳1,解孟雨1,刘杰1,庄建仓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日本东京数理统计研究所).全球MW≥8.0浅源地震的前震序列研究[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孙业君1,2,黄耘1,刘泽民3,郑建常4,江昊琳1,李婷婷1,叶青5,方韬5(江苏省地震局;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安徽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
李经纬1,2,陈长云1,占伟1,武艳强1(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青海玛多7.4级地震GNSS同震水平位移的快速获取[J].地震地质,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