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尹希刚1,2,张立新2,邢国攀2,汪桐萱3,刘保华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及思考[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任宗海,战超,余建奎,耿文倩,曹印,王庆(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近50年来刁口废弃亚三角洲海岸线变迁速率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周佳峥1,郭永军1,全峰1,梁健1,李永仁1,黄亚冬2,梁爽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海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不同水交换量下皱纹盘鲍转录组测序与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张瑛,李先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水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孙云超,马蜻霞,王爱民,杨毅,於锋,顾志峰,刘春胜(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不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李晓梅1,2,3,杨晓琪1,2,段德麟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低盐胁迫后两种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对比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王秀霞1,高彦洁2,左明3,张孝民1,李少文1,杨艳艳1,徐炳庆1,李凡1,王育红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2011—2020年调水调沙前后黄河口海域浮游动物年间变化及影响因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解维俊1,2,赵玉庭2,刘元进2,胡顺鑫2,姜海滨2,韩慧宗2,王腾腾2,王斐2,李兆龙1,2,张明亮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大钦岛不同养殖年限深水网箱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张守都1,2,张伟1,2,李永仁3,赵文溪1,2,彭慧婧4,邹杰4,宋爱环1,2(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天津农学院;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紫贻贝体尺性状和体质量性状对足丝性状的影响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乔永亮1,2,3,4,5,徐少春2,3,4,5,6,7,周毅2,3,4,5,6,7,贾小平1(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实验室).黄渤海典型鳗草海草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贺义雄1,2,阮佳航1,谢素美3,4,徐敏3,陈翔宇4,刘佰琼3(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海洋生态产品政策的经济效应:提升供给效率与实现共同富裕——基于中国沿海省份的数据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杨蒙召,曹奕,袁红春,史经伟(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捕食者不同目标策略下的鱼群结构变化仿真与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胡放1,2,3,刘亚豪2,3,4,5,侯一筠1,2,3,4,5(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潮汐对东海陆架边缘处水交换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张越1,2,赵峰2,3,4,孙梦岩2,3,李玉全1,徐奎栋2,3,4(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稀有OTU对海洋底栖纤毛虫群落异质性的影响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莫天宝1,2,徐洪强3,何京3,董迎辉2,林志华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五种双壳贝类贝壳微观结构观察与成分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唐寅1,毛新燕1,钱闯1,田晓露1,王亚男1,江文胜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CMIP6模式对中国近海气象要素模拟评估与预测[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任庆敏1,2,林燕妮3,王寅初1,4,5,秦松1,4,5(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烟台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不同铁浓度对一种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刘雪莹1,2,3,4,王广策2,3,4,张宝玉2,3,4,宫相忠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条斑紫菜丙酮酸羧化酶基因表达对不同碳源的响应[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贾久满,粟双婷,黄慧灵,黄鸿期,唐冬,周琦,余柳俊,陈金文,贾玉珍,韦莉念,廖永岩(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基于鲎试剂生产的中国鲎血液质量监测方法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曹茹雪1,2,刘昭君2,朱小华1,2(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越南以东偶极子的动力特性及演变机制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宣雯燕,张莹莹,陈琼琳,罗素雅,孙雪,徐年军(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龙须菜(Gracilariopsis)/江蓠(Gracilaria)的生长和种质特性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2期
  • 杨熙1,2,3,余威1,2,3,何静1,2,3,黄盛1,2,3(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黎安港海草床碳储量评估[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李亚蒙1,2,孙宝楠2,3,4,5,丁军航1,6,7,官晟2,3,4,5(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山东省生态纺织协同创新中心).基于LSTM的海洋表面短期风速预测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舒畅1,2,3,王丽娟1,2,邹聪聪1,2,3,邹玉霞1,2,王国玉1,2,吴志昊1,2,李泽1,2,3,尤锋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牙鲆芳香化酶Cyp19a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郇丽1,2,3,顾文辉1,2,3,王立军1,2,3,王旭雷1,2,3,高山1,2,3,王辉1,2,3,王广策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绿藻浒苔多元化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崔美玉1,2,3,耿丽华1,2,张全斌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转录组和蛋白组分析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对RAW 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陈博洋1,陈容1,陈岩1,杨桂朋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组成及降解行为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宋元照1,2,李佳蕙2,董晓晓2,杜文勇1,2,姜海滨2,李贤3,李军4(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小球藻对不同盐度海水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吴瑶1,姚佳佳1,杨茹君1,刘媛1,张莹莹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保护海涂生态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夏季长江口海域溶解态铁的分布及混合行为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