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莹1,娄格格1,刘轩宇1,满洲1,姜能座2,郭雅哲1,朱晓鸣3,葛汝祥1,刘昊昆3,陈新华1,童梦琪1(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双低菜粕替代鱼粉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消化系统组织形态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于俊琦1,陶鹏1,张皓迪1,李虹2,李洪琴3,罗浩3,刘天骥3,刘匆3,郑轲4,罗莉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新希望六和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江西天之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低水温下鳜短期饥饿的生理动态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姜明1,2,刘焕章2(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鲟形目鱼类重要形态与生态特征的演化格局与适应策略[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唐杰1,周硕1,王亚军1,胡佳宝1,2,王想兵1,王冠林1,蒋欢1,严小军1(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与地理科学学院).银鲳早期鳞被的覆盖和初生鳞的发育[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顾玲玲1,2,冯广朋1,2,3,韩志强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暗纹东方鲀运动训练后游泳能力和呼吸代谢的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刘国锋1,徐增洪1,朱光艳1,水燕1,何俊2,张宪中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稲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无锡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大棚繁育克氏原螯虾种苗对养殖水体营养盐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胡朝文1,张荣臻2,张和1,肖鹏1,李仁辉1,耿若真1,程耀1(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中国蓝藻新记录科 ——束鞘丝藻科(Coleofasciculaceae,Oscillatoriales)[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蔡伟杰1,2,张存芳1,李柯懋3,郝佳慧1,2,覃敏欣1,2,关弘弢3,高强1,刘丹1,聂苗苗1,贾军梅1,祁得林1(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青海湖裸鲤肠道显微结构及基于宏条形码的食性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何万朝1,2,尹成杰1,2,袁静3,储昭升3,张爱4,过龙根1,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理州洱海湖泊研究院).生态廊道建设对洱海不同类型湖湾鱼类群落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张永飞1,黄可人1,罗玉莲1,刘蒨莹1,庞旭2,付世建1(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力竭运动胁迫对三种鲤科鱼类低氧耐受和热耐受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汤保贵1,2,3,陈秀灿1,胡长圣1,戴佳玥1,王学锋1,2,张静1,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流速对黑鲷幼鱼游泳行为及运动生理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周默,黄六一,尤鑫星,蓝恭海,李玉岩,刘晓(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气泡幕对虹鳟阻拦效果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王敏1,2,朱峰跃2,杨浩2,蒲艳1,2,杨锦毅2,3,高雷2,汪登强2,段辛斌2,陈大庆1,2(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早期阶段饥饿对鲢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侯起淼,付世建,黄悌基,李秀明(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摄食水平对大鲵幼体游泳能力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陈玉茹1,2,刘佳睿2,郑文婷3,岳智颖2,4,沈宏2,程新良5,吴志旭5,谢平2(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和丝状蓝藻增殖的驱动因子研究 ——以千岛湖为例[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刘湘1,2,徐蕾1,2,王纯波1,3,肖邦定1,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滇池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拟柱孢藻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方式[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刘浩1,韦嘉宁1,王鑫威1,姜海波1,2(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基于聚球藻报告基因的水体营养盐生物可利用性检测[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徐永健,柏扬,潘霞,张文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盐度变化对大海马幼体生理与摄食行为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2期
-
刘孟梅1,2,李艳1,李为1,屈霄1,申东方1,2,刘佳豪1,3,乔瑞婷1,2,赵永晶1,熊芳园1,2,王洪铸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富营养化和渔业生产对保安湖沉水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郭伟楠,王飞,南芳茹,刘旭东,刘琪,冯佳,谢树莲(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世界希斯藻属Sheathia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周小荻1,李金能1,王洁1,贾智明1,何绪刚1,2,3,侯杰1,2,3(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固液分离塔-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池塘圈养尾水的应用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柯添宏1,2,3,董智勇1,2,时博1,蔡林伟1,邬博文1,张月星1(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动物与水产科学系挪威奥斯NO-1432;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分步真空喷涂硬脂鱼油可提高大口黑鲈高脂饲料的水中稳定性[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石倩1,丁苗2,汪洋2,3,周莉2,3,王忠卫2,3,张晓娟2,李志2,李熙银2,3,桂建芳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双三倍体银鲫超数微小染色体的基因组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陈佳文1,2,孙伟1,2,金琳1,2,惠航博1,2,雷建东1,2,胡佳暄1,2,王宗吉1,2,葛楚天1,2(浙江万里学院动物性别与发育重点研究所;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红耳龟Amh基因在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中的功能[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余俊琪1,2,徐一峰1,郭瑶2,3,刘相粉2,3,李亚华4,姚璐2,王培2,吴振斌2,周巧红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沉积物镉污染下苦草与根际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汤保贵1,周晖1,赵力强1,伍栩民1,彭梓峰1,钟培贵2,于鸽3(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海思特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恒兴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香港牡蛎在异地基围育肥时的生长、形态及体成分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李礼1,2,徐洪亮3,李波3,郭红喜3,王曼1,2,王杰1,2,朱晓鸣1,张磊1,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淮安市水生生物研究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沙塘鳢生长及食物组成的对比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傅淙淙1,唐文乔1,2,郭弘艺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黄浦江人工骨干河流鱼体内微塑料污染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
陈剑平1,2,冯广朋1,2,李新苍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华绒螯蟹甲壳肽Es Crus3和Es Crus4表达模式与免疫功能[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