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金涛,孙迎联(东南大学).数字乡村建设的多元主体赋能困境及行动机制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刘斌志,孙晨旭(重庆师范大学).新世纪我国金融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李代明,胡意华(湘潭大学).从“理性经济人”到“理性生态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角色转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庆玲(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期刊出版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宋润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党内法规制定权配置中的政治逻辑[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张长虹,唐康(南开大学).城市低保边缘户社会救助的非制度化困境及宪法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张舒满,高国富(宁夏大学).“三交”最大公约数探赜:社区文化治理的四重向度——基于银川市G社区的经验考察[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成都市龙泉驿区历史建筑保护文化研究促进会课题组.乡村旅游中的川西林盘生态和人文研究——基于龙泉驿区及洪安镇文安社区林盘资源利用情况调研[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稿约[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谭伟(中央民族大学).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风险与化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6期
  • 聂洪辉(上饶师范学院).合作扩展机制、合作秩序与农民合作意识的提升——以江西曾村避暑经济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林民望,姚娇美(福州大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流失及其对质量保障的影响[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朱俊庆(中共滨海县委党校).基层治理创新对条块关系的影响研究——以天津“吹哨报到”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余海洋(西南政法大学).自组织的网络空间赋能及其法治培育——以社区团购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高小平.《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姬会然,柴昱彤(山西大学).我国农村养老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林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东西部协作:扶贫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盖宏伟,张文雅(燕山大学).从“空间嵌入”到“业务融合”:建构智慧社区韧性的向度与进路[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周娜(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经济圈视域下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实践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稿约[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张继涛,范子轩(湖北大学).我国城市社区“微治理”研究综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周梦冉(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乡村数字治理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辉(浙江农林大学).论城乡规划制度的决策主体、程序与监管模式完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邓蓉,张警晔(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城乡融合视阈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风险管控路径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嵇睿(吉林大学).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困境与出路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何继新,栾文婷(天津城建大学).我国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理论进展及未来方向[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余超文(中共韶关市委党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的运行与提升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