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底野迦真方》写本初探——兼论底野迦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使用[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陶连波1,李傲1,牛淑平2(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汉学视野下《黄帝内经》日刻本存世现状介绍[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毛君怡(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国杜伦大学当代语言与文化学院).中医西传的网络语料库调查——以针灸在英传介为例[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张再兴1,张磊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秦汉文字中{痛}之用字及相关问题[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赵翀1,郭晶磊2(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从出土简帛医学文献考中医“?疝”病名的演变[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刘景云1,汤晓龙2(香港志莲文化部;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西夏文《明堂灸经》版本新考——英藏、俄藏本的启示[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魏春宇,杨丽娜(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参与全球疫情防控:论中医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袁开惠1,王丽丽2(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大历史背后不应忽视的“小”因素——读《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张田芳1,黄晓华2(敦煌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十一届《中医药文化》学术工作坊——“敦煌医学与丝路文化交流学术论坛”成功举办[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中医药文化》年度优秀论文(2020)[J].中医药文化,2021,第6期
-
张净秋(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扁鹊”内容考辨[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袁恺文1,林勋2(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受众意识视角下《黄帝内经》英译探析[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熊俊,于业礼,段逸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抄本王九峰医案整理研究[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刘雅兰,张政(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中医药自媒体传播路径研究[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刘庆宇,袁开惠(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张家山汉简《脉书》“如疏”之“疏”义补释[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刘雨茁,王育林(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一方之史:续命汤的形成、嬗变与传播[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吕佳蔚,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粹华制药厂与中药西制实践[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刘海军,刘东梅(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参加重大疫情防控的回顾、经验与启示[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于亮1,朱晓勤2(天津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孟永亮1,靳日高2,张明锐1(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刻本《圣散子方》递藏史考——以钤印为考察中心[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周红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窥探岭南防疫文化[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高峰论坛通知[J].中医药文化,2021,第5期
-
周敏1,2,刘士永1(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本草纲目》对江户时代食物本草书的影响——以《本朝食鉴》为中心[J].中医药文化,2021,第4期
-
周峨(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左传》“风淫末疾”“女,阳物而晦时”析疑[J].中医药文化,2021,第4期
-
石舒尹,王兴伊(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遮罗迦本集》研究述要[J].中医药文化,2021,第4期
-
张建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在俄罗斯的传播模式与跨文化调适[J].中医药文化,2021,第4期
-
王丽(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金针禅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针灸僧人及医事活动[J].中医药文化,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