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书峰(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非遗·自媒体·语境:传统音乐表演的建构与生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于晓菲1,包·达尔汗2(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田联韬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建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梁怡(中国音乐学院).《海南传统仪式音乐文化志》(杨民康、符美霞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吴梦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派三声”与“逢入必断”——语言音乐学棱镜下的入声字唱腔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孟程程(中央音乐学院).打溜子艺术的极限式继承与创新——郭文景三重奏《戏》中锣鼓乐元素的构思与写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康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特色和声理论的发展与创作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宋克宾(浙江音乐学院).曾侯乙钟磬音乐铭文律学涵义新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丹霓(天津音乐学院).《搬演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的文化政治与巴黎歌剧院》(马克·达洛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马克·达洛,刘丹霓(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搬演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的文化政治与巴黎歌剧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安鲁新(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论李吉提音乐分析教学、研究的特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群卿(中央音乐学院).文化身份视阈下的七声弦制筝乐改革过程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民间音乐在当代作曲实践中的创造性处理——贾国平《宁波组曲》的作曲技法解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田淑颖(上海音乐学院).精神分析与安福塔斯的“伤口”——歌剧《帕西法尔》的心理意涵阐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玉榛(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一元到多元:陈自明学术研究观的渐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许瑞,袁静(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以人民为中心 弘扬中国精神——我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翟浩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音乐表演与文化建构的中国视角——“第三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蔡熙(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颠覆再现:德勒兹的音乐哲学之考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黄键(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7世纪初意大利世俗单声歌曲的形成探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戴嘉枋1,留生2,3(中国音乐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试论中国大陆歌剧创演机制的百年嬗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郭小刚.《中国历代民歌史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徐志博(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直面声音,籁由天成——何训田《天籁》的音响形态学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思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管弦乐织体写作中的中西融汇和古今结合——从朱践耳早中期三部管弦乐作品看他创作理念的实施[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裕涵(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唐代丧葬仪式演艺用乐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桂腾(上海音乐学院).多模态表演话语分析方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应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一带一路”向度中跨界族群音乐课程思维研究——以东南亚苗瑶族群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次炤1,2,苏哲3(浙江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语言的音乐和音乐的语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