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卢勇夺1,2,王朝阳3,王豹1,燕丹晨1,刘喜惠4(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我国海洋锚系浮标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研究——以QF110和QF306为例[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张海燕(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南海区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余梦珺1,2,张韧2,高顶3,李璨4(31110部队;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61175部队;31693部队).基于蚁群算法的西北航道海上救援路径规划[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韩玉康1,周林2,赵艳玲1,姜洪峰1,余丹丹1(解放军31010部队;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3种海面风场资料在吕宋海峡的比较与评估[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陈毓敏,项杰,杜华栋,徐海波(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对黑潮路径的数值模拟[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李秀镇1,宋盛凯1,郭文明2,钟剑1,李博3(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91876部队气象台;鄄城县气象局).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钱芝颖1,2,鲍艳松1,2,沈菲菲1,2,张明阳3,唐维尧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环境卫星工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AMSU-A微波资料变分同化对双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乔光全1,2,冯曦2,冯卫兵2,卢永昌1,李晓恩3(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中国海热带气旋时空分布及强度特征统计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黄子眉1,2,李小维1,2,姜绍材1,2,陈剑锋1,2(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沿海风暴增水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刘愉强1,2,刘长建1,董超1,张炜3,王研1(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维权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越南巴达棱湾沿海上升流的观测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本刊编辑部.《海洋预报》征稿简则[J].海洋预报,2019,第6期
  • 高元勇1,邢建勇1,陈耀登2(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PAS-A模式中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模拟效果的影响[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何锡玉,张志远,林士伟(中国人民解放军91001部队).基于Python的并行编程技术在海洋数值预报批量二维绘图中的应用[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彭跃华1,2,易大江3,王挺4,王苏1,刘博5(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解放军61741部队;解放军92730部队).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聚类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崔艳荣1,邹斌1,2,3,韩震1,石立坚2,3,刘森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卷积神经网络在SAR遥感海冰分类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束艾青1,许冬梅1,2,沈菲菲1,2,夏晓丽1,楚志刚1,卞慧敏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不同控制变量的AMSR2资料同化方法对台风“山神”预报的影响研究[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褚芹芹1,张万磊1,吴玲娟2,丁扬3(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秦皇岛近岸海域保守污染物漂移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雷卫延1,黄海(王莹)1,李源鸿2,杨志健3(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东省防灾技术服务中心).船舶自动气象站真风观测试验与数据可靠性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姚小娟,张海燕(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2017年7 ——10月西北太平洋TC生成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韦纪州1,赵杰臣2,邓霄1,3,郝光华2,崔丽琴1,3,张丽1,3,秦建敏1,3(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温度剖面特性的2016年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厚度变化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尹君红1,2,王諝1,2,张广俊1(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次网格对流输送及其对尺度的依赖性研究[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本刊编辑部.《海洋预报》征稿简则[J].海洋预报,2019,第5期
  • 宋洪芳1,隋俊鹏2,刘煜2,李子牛3,王兆宇3,陈海军3,陈晓东4(营口市海洋环境预报站;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加载方向对海冰脆性破坏时单轴压缩强度的影响[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 梁海萍1,2,冯伟忠3,梁海燕1,石军1(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台风影响下西沙海域与岛礁内外的波浪分布特征[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 秦思思1,2,王辉1,朱江2,3,万莉颖1,邢建勇1,张宇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海表盐度资料同化研究进展[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 杜天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冬季南海表层黑潮的入侵形式以及相关风场的影响[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 管琴乐1,2,肖文军2,3,邱婷2,张蓓2,亢兴2(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浪流耦合数值模式在苏北辐射沙洲海域的应用研究[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 陈金瑞(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台湾海峡台风浪动力特征和模型方法研究[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 孙虎林,黄焕卿,于庆龙,王先桥,王彰贵(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12—2017年珠江口海区短时强对流天气灾害的统计分析[J].海洋预报,2019,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