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毛思琦1,2,鲍生成1,2,徐晓雁1,2,李家乐1,2,沈玉帮1,2(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鱼线粒体ND4L的SNP筛选及在两种体色群体中的分布[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熊盼盼1,2,3,张华1,2,3,何毛贤1,2,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马氏珠母贝IGF2BP1基因的鉴定及对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任永丽,代金彩,赵年桦,赵贺,魏杰,聂竹兰(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线粒体COII和ND4基因序列的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王朔1,2,于红1,3,李琪1,3(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海产贝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不同育性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糖原和脂质的组织化学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周瑜1,陈舜胜1,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淡水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大口黑鲈加工上海熏鱼的工艺及风味特点[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田雪,彭念念,李学军(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硬骨鱼类黄色素细胞的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刘慧1,2,3,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极半岛海域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及尺度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余为1,2,3,4,方星楠1,陈新军1,2,3,4,张忠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赤道海域茎柔鱼栖息地月间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联[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赵伟1,2,任一平1,2,3,徐宾铎1,2,薛莹1,2,张崇良1,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应用STAR模型研究海州湾小黄鱼春季资源量的时空分布[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范秀梅1,2,崔雪森1,2,唐峰华1,2,樊伟1,2,伍玉梅1,2,张衡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与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PCA-GAM的阿拉伯海公海鸢乌贼资源量空间分布预测模型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郭爱环,原居林,练青平,倪蒙,刘梅,顾志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钱塘江上游黄尾鲴增殖放流效果及其潜在遗传风险评估[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程文1,纪毓鹏1,2,3,薛莹1,2,3,张崇良1,2,3,徐浩4,任一平1,2,3,徐宾铎1,2,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市海洋减灾中心).采样设计对估计矛尾虾虎鱼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b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杨伟1,林军1,2,唐建江3,杨冠林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规模化透水性人工鱼礁阻流效应的数值模拟[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汪政希1,吴彤飞1,钟雪菲1,王元贞1,陈灵涵1,付梅1,姚维志1,张志新2,吕红健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北海道大学北极研究中心).拌饲投喂钙黄绿素对中华倒刺鲃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刘益1,丁春华1,吕钊1,余建波1,王红权1,张学文1,石存斌2,任燕2,王庆2,吕丽刚1,刘科均1,李东放1,肖调义1,刘巧林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初探母源免疫处理草鱼母本及其子代5种免疫因子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王仁宝1,2,史成银2,宋晓玲2,王一婷2,3,张惠芬2,3,任宁欣1,2,谢国驷2,张庆利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VpAHPND感染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何治江,贾梦雪,王锦乙,严小军,廖智,何建瑜(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生物蛋白质工程研究室).厚壳贻贝不同组织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陈守峰1,杨汝晴1,陈玉磊1,2,孙乐常1,2,张凌晶1,2,刘光明1,2,曹敏杰1,2(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食品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皱纹盘鲍脯氨酰内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张春丽1,何琪1,程慧涛1,李丽华1,阮炘贺1,段旭琢1,黄枫淇1,杨慧荣1,2,张海发3,石和荣3,王庆1,2,赵会宏1(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foxl3重组质粒过表达与17ɑ-甲基睾酮投喂对斜带石斑鱼性腺发育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王赛1,徐佳朔1,李玲1,毛相朝1,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基于比色型适配体传感器高灵敏快速检测磷脂酰丝氨酸[J].水产学报,2022,第12期
  • 方伟1,刘磊1,常雯2,刘志国2,杨建新2,刘晓1,母昌考1,王春琳1(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盐碱水和海水养殖条件下的拟穴青蟹生长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 赵柳兰,唐小鸿,廖磊,梁吉,张冬梅,颜浩骁,熊陈,杨淞(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大口黑鲈鳃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 樊玉文1,张木子2,黎明1,钱云霞1,王日昕1,姜海波2(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免疫应答及氨氮耐受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 罗辉1,陈李婷2,敬庭森1,孙文波1,李哲1,周明瑞1,覃俊奇3,杜雪松3,文露婷3,潘贤辉3,周康奇3,樊荟慧2,叶华1,宾石玉2,林勇3(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田螺科四种螺的肌肉主要营养成分[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 张婷,许嘉敏,黄淑丹,陶宁萍,王锡昌,钟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淡水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基地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鱼皮明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 陶先法1,李冰2,喻召雄3,侯诒然2,王龙1,朱健1,2,3(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稻虾共生模式对水稻结实期根系分泌物及微生物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 王开杰1,2,姜燕1,徐永江1,柳学周1,崔爱君1,王滨1,薛志勇3,毛成全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黄带拟鲹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鲹科鱼类系统发育分析[J].水产学报,2022,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