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梓齐1,赵仁保1,2,石兰香3,李秀峦3,王田田1,李鑫1,龙海庆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油黏度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实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葛勋1,2,3,郭彤楼4,黎茂稳1,2,3,赵培荣5,范宏娟6,王鹏6,李王鹏1,2,3,钟城7(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永川地区深层页岩气储层不同尺度裂缝精细建模[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丁恺1,2,赵福海3,高莲凤1,2,李丙喜4,高晨阳1,2,靳雪彬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北京天元云开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划分厚层砂砾岩地层层序的方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张萱1,林小兵1,2,3,杨华童1,王壮生1,2,范峻铭1,柳远松1,张振南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塔北隆起牙哈地区吉迪克组滩坝沉积微相迁移规律及岩性组合[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付君豪1,陈再贺2,付宪2,李云峰2,胡慧婷3(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利用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束鹿凹陷束21 井区馆陶组储层砂地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杨珀1,2,杨胜来1,马朋朋2,韩晶2,陈继成2,袁世权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油气资源事业部).上覆储盖组合油源断裂运聚油气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赵国忠1,2,李承龙1,2,何鑫1,2,魏长清1,2(黑龙江省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陆相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变化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纪国法1,2,王晓燕1,2,南晨阳1,2,刘文涛3,刘进4(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八采油厂).基于最优裂缝导流能力的水平井压裂后生产指数预测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肖凤朝1,张士诚1,李雪晨1,王飞1,刘欣佳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组合粒径+滑溜水携砂铺置规律及导流能力 ——以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为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姚秀田1,徐宏光2,3,4,张仲平2,4,谢向东1,贾蕾1,王超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稠油开采技术重点实验室).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阻流环的分布特征及突破开采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孔凡顺1,2,李延军1,2,郭天娇1,2,刘建栋1,2,南金浩1,2(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注CO2重力驱技术在海拉尔油田高倾角断块油藏的适用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马清杰1,2,李军1,吴春洪2,3,汤朝红4,孙广森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巴州塔里木测试分公司;巴州康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气压缩因子宽温宽压连续计算新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张旭1,张瑞1,马若楠2,吴晓旭1,李希娟1,广怡初1(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老君庙采油厂;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科技信息与对外合作处).纳米颗粒F-SiO2对地层原油中沥青质沉淀抑制效果[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林立(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三元复合驱岩心微观尺度油相动用机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董龙1,2,李宜强3,4,温静5,刘哲宇3,4,于波6,张会丽1,2,刘达1,2(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功能型聚合物提高采收率实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张春枫1,杜启振1,2,张富源1,符力耘1,2,魏国华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基于改进匹配追踪傅里叶插值的地震数据规则化重构[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张金宝1,杨威2,马继升2,吴勇3,王旭旭3,周路3,李广兴3(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杨二段致密薄砂岩的识别与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赵续荣1,陈志明1,李得轩1,李格轩1,廖新维1,强海伟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工程公司).页岩油井缝网改造后CO2吞吐与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李鹏飞1,王爱方2,张成林1,徐恒艳3,王斌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生产运行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注CO2改善页岩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效果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王金奎1,2,党胤3,张文婧1,2,马永义1,2,聂志阳1,2,黄清华1,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省陆相页岩油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兰西地区三叠系老龙头组沉积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侯兆伟1,2,刘洋1,2,金锐1,2,李蔚1,2,窦绪谋1,2,任国领3,张琨1,2(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利用产氢强化微生物降解原油产甲烷实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编辑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征稿简则[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6期
-
周玉辉,龚杰,盛广龙,赵辉,黄罗义,石晨阳,徐云峰(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页岩油藏产量预测定量表征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
李奎周,王团,赵海波,唐晓花,田得光,郑绪瑭,高天宇(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省陆相页岩油重点实验室).基于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
许建红,崔啸龙,姜恩元(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部).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参数影响因素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
何永清,鲁霖懋,周其勇,秦嘉敏,陈磊(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适合中深层稠油油藏的两亲性稠油乳化降黏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
刘国超,曹瑞波,闫伟,刘海波,梁国良,樊宇(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聚驱后油层优势渗流通道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
秦德超,汤济广,胡美玲,张玥,冯涛(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沙河街组一段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
许冬进,熊齐,吴应松,袁旭,陶振强,曲彦颖,王俊亭(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支撑剂破碎率预测裂缝导流能力的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