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惠民,包友书,张守春,李政,李军亮,王学军,吴连波,王勇,王伟庆,朱日房,张顺,王鑫(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陆相富碳酸盐页岩结构特征与页岩油可动性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何登发,贾承造,赵文智,徐凤银,罗晓容,刘文汇,唐勇,高山林,郑秀娟,李涤,郑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王清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凝析气藏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云露(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四川盆地东南缘浅层常压页岩气聚集特征与勘探启示[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何永宏,薛婷,李桢,白晓虎,樊建明,张旭泽(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长7 页岩油开发技术实践 ——以庆城油田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王小军,崔宝文,冯子辉,邵红梅,霍秋立,张斌,高波,曾花森(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微—纳米孔缝油气原位形成与富集机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丁乙,刘向君,梁利喜,熊健,李玮,魏晓琛,段茜,侯连浪(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应力卸载-水化协同作用下页岩井壁稳定性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贾虎,何威,牛骋程(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磷酸盐完井液高温腐蚀特征及膜转化缓蚀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张一帆,王璐,邹瑞,邹润,孟展,黄亮,刘逸盛,雷浩(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助溶剂对二氧化碳置换页岩油及碳封存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崔悦,李熙喆,郭伟,林伟,胡勇,韩玲玲,钱超,赵健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研究中心;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临沂大学数字地质与能源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南深层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方解石脉对页岩气运移富集的启示[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桂丽黎,卓勤功,鲁雪松,杨文霞,陈玮岩,吴海,范俊佳,贺银军,曹日洲,余小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海油实验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基于原位方解石U-Pb 定年与包裹体分析技术恢复储集层成岩-成藏过程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高志勇,崔京钢,樊小容,冯佳睿,石雨昕,罗忠(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流体异常高压对深层储集层物理性质的作用机理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头屯河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许建国,刘容君,刘洪霞(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基于饱和度再平衡的致密油体积压裂后焖井时间优化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柳波,王柳,付晓飞,霍秋立,白龙辉,吕建才,王博洋(东北石油大学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中固体沥青的识别、演化路径及地质意义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王佳庆,邓继新,刘忠华,闫龙龙,夏辉(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碳酸盐岩岩石物理特征及影响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袁彬1,赵明泽1,孟思炜2,张伟1,郑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水平井压裂多类型复杂事件智能识别与预警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何骁,唐青松,邬光辉,李飞,田威振,罗文军,马兵山,苏琛(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走滑断裂控储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周能武,卢双舫,张鹏飞,林子智,肖佃师,陆加敏,朱映康,刘彦成,林利明,王民,姜新雨,刘阳,王子轶,李文镖(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致密气充注聚集机理及数理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LOOMBA Ashish Kumar,BOTECHIA Vinicius Eduardo,SCHIOZER Denis José(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基于机器学习的不确定条件下油田开发方案改进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ROLDáN-CARRILLO Teresa1,GLADYS-CASTORENA Cortés1,SALAZAR-CASTILLO Rodrigo Orlando1,HERNáNDEZ-ESCOBEDO Luis1,OLGUíN-LORA Patricia1,GACHUZ-MURO Herón2(墨西哥石油研究院;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低矿化度水与表面活性剂混注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石油勘探与开发》2022年国内影响因子6.308,第20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第12次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石油勘探与开发》征稿简则[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6期
  • 窦立荣1,2,孙龙德3,4,吕伟峰1,2,王明远1,2,郜峰2,高明1,2,江航2(提高油气采收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5期
  • 张水昌1,2,张斌1,2,王晓梅1,2,冯子辉3,4,何坤1,2,王华建1,2,付秀丽3,4,柳宇柯1,2,杨春龙1,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富集机制与常规—非常规油有序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5期
  • 汪泽成1,辛勇光1,谢武仁1,文龙2,张豪1,谢增业1,张建勇1,田瀚1,李文正1,付小东1,孙豪飞2,王小芳1,胡国艺1,张宇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川中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泥灰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充探1 井发现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5期
  • 沈安江1,2,付小东1,2,张建勇1,2,魏学斌3,胡安平1,2,王剑4,熊绍云1,2,付修根4,谢渊5,刘思琪1,2,李茜1,2,王鑫1,2,贺训云1,2,乔占峰1,2,郑剑锋1,2,段军茂1,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集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羌塘盆地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海相页岩油特征及发现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5期
  • 王作乾1,范喆2,陈希1,范子菲1,韦青1,王曦1,岳雯婷1,刘保磊3,吴雨佳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江大学).2022 年度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