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顾东辉(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从“区而不社”到共同体:社区治理的多维审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和清1,廖其能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展型社会救助的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广东“双百”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郝文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进一步加大缩小东西部及其城乡教育现代化差距的力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龙红芝(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伍麟,杨旸(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数字技术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心理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川兰(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中间层和“双面胶”:枢纽型治理视角下政社关系的创新与重构——基于上海市J区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考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佳安(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社区能力建设视角下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徐黎丽,许浩东(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中国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文化作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陈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输血”到“造血”:新时代中西部高校内生性发展的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周海涛,王艺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西部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核心数据库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丁柏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胡小鹏,陈建军(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元代后期吐蕃行宣政院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毓洲(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明清易代与施闰章的诗歌创作新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兵,杨东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民国陇右文人结社与雅集考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海雄.王海雄·书法作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稳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机理及其实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数字平台如何影响中国对外传播:后疫情时代中国网络媒体全球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许可峰(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地区学校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问题与改进[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刘晓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现“伟大儿童”:提升教育与文明[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孙爱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儿童是什么——“认识”儿童之考古与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张善鑫(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与民族统一的理论——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尹弘飚1,杨柳2,林闻凯3(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张进,蒲睿(兰州大学文学院).论“狄尔泰鸿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余天放(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批判性思维的“可一般化”争论及其认知心理学解释方案[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郭继荣,周峻(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移动外语学习的效能评估概念模型与计量方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薛小梅(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语言能力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