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双成1,2,余静1,宋明鑫3,张彬玲3,樊茜佑1,司锦钊1,张雅斐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南水北调中线区域地面沉降SBAS-InSAR监测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古巍1,李倩1,陈代果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联合支持向量机的建筑物变形预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蒙金龙1,2,唐诗华1,2,张炎1,2,何广焕1,2,刘银涛1,2(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基于MVO优化神经网络的GNSS高程异常拟合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林雪原1,王萍1,许家龙2,刘立宁1,陈祥光1,3(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基于序贯UKF的GNSS/CNS/SINS组合导航最优融合算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李赫1,董一兵2,3,王熠熙1(天津市地震局;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滦州MS4.3地震和2015年昌黎MS4.2地震震源参数及构造意义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马潇1,2,王运生1,2,罗永红1,2,陈军1,2,曹洪1,2,毕杨杨1,2(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浑厚山体随高程增加由表及里地震动响应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杨源源1,李鹏飞1,郑海刚1,2,潘浩波1,路硕1,疏鹏1(安徽省地震局;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别山东麓河流阶地初步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冯晓松1,2,杨成生1,赵超英1,牛玉芬2,3,高涵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邯郸市自然资源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震局信息中心).基于Sentinel-1影像的2019~2020年河北隆尧地裂缝及周边形变监测与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朱璐瑛1,林雪原1,王萍1,许家龙2,陈祥光1,3(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CN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UKF算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舒宝1,2,3,义琛1,2,3,王利1,2,3,许豪1,2,3,田云青1,2,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为P30手机GPS/BDS/GLONASS/Galileo观测值随机模型优化及定位性能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任琛1,王晨1,2,李振洪1,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地学与卫星大数据研究中心).北斗三号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对精密定轨和定位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王民顿,尚俊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杭).GNSS形变监测时间序列的粗差数据处理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薛兆楠1,2,冯伟1,3,陈威4,杨元元5,闫昊明1,钟敏1,3(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省珠海市大学路2号;广东省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盐城师范学院).SWOT宽刈幅干涉测高卫星数值模拟:以南海海平面变化监测为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李梦莹1,张志宏1,焦明若1,方禹心2(辽宁省地震局;沈阳地震监测中心站).2018-05-28松原MS5.7地震地电场变化特征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朱紫彤1,2,闫易浩3,梁磊1,穆庆禄1,2,王长青1,冯伟1,4,钟敏1,4(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GRACE-FO的微波与激光星间测距数据的重力场模型对比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谢小伟,幸茂仁,汪璐璐,许光煜,温涵羽(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利用GRACE/GRACE-FO重力卫星探测黄河流域水储量能力及极端气候发生的可能性[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安全1,包莹2,刘甜甜1,郭延杰2(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赤峰地震监测中心站).测震井下观测压制背景噪声特征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宋浩,范文华,蒋成,王维,李婷婷,吴晓峰,代宪鹏(江苏省地震局).江苏常州4.2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2期
  • 孙大伟1,艾孝军2,贾小林3,陈尔东4(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市长城路700号;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市新桥四路1号;西安测绘研究所;黄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BDS/GNSS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张亚凤1,刘国林1,牛冲2,陈洋1,周一鸣1(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利用SBAS-InSAR技术监测菏泽市地面沉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王民顿,尚俊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基于CEEMD和改进小波阈值法的钢架结构沉降数据去噪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郭晓菲1,2,欧同庚1,2,马武刚1,吴林斌1,2,赵义飞1,2,刘军1,2,徐春阳1,2(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CEEMDAN和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新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谢劭峰1,曾印1,张继洪1,张亚博1,熊思2(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杨牧萍1,钱庚2,张学民3,孔祥瑞1,申旭辉4,张萌1,翟丽娜1,金艳铭1(辽宁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利用张衡一号卫星电场数据研究吉林松原、河北唐山MS5.1地震前后空间电场时空演化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周依,郭蕾,王亚玲(河北省地震局).首都圈地区中强地震前固体潮调制比特征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胡东雨1,2,王运生1,2,吴昊宸1,2,赵方彬1,2,寇瑞斌1,2,冯卓1,2(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小金川两岸滑坡隐患识别[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王勇1,2,黄靖1,占伟3,刘尚钦4,杨军1(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基于GNSS的中国大陆地区COSMIC-2 PWV精度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 王小娟1,赵亮1,蔡润2,周坤1,尹欣欣1(甘肃省地震局;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甘东南及邻近地区地震目录的聚类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