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伟东1,2,王再旺1,赵涵卓1,侯岳峰3(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中力智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基于APSO-SVR-GRU模型的白水河滑坡周期项位移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李晋鹏1,汪磊1,2,王俊1,陈洋2,徐永福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考虑抗剪强度衰减特性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罗超鹏,常鸣,武彬彬,刘沛源,余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基于FLOW-3D的泥石流龙头运动过程模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戴梦兰1,2,陈志波1,2,施国栋3(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岩土与地质工程系;福建省智能环境岩土工程闽台科技合作基地;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分形理论的浙江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杨强1,2,王高峰3,李金柱2,李荣建1,高幼龙3,丁伟翠4(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白龙江中上游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成灾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冉林1,2,马鹏辉1,2,彭建兵1,2,孔嘉旭1,张作蓬3,杨炬1,李泽坤1,马哲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黑方台“10·5”黄土滑坡启动及运动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郭飞1,2,王秀娟1,2,陈玺3,王力1,2,谢明娟4,李玉1,2,谭建民5(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基于不同模型的赣南地区小型削方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栗倩倩1,王伟1,黄亮2,柴波1,高乐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台风暴雨型滑坡滞后效应分析——以浙江青田县“利奇马”台风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毛正君1,2,3,张瑾鸽1,仲佳鑫4,王军5(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地质调查院).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黄维1,艾东1,胡胜华1,许汇源1,寇磊1,周宝1,袁晶晶1,夏冬生2(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湖北省宜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鄂西山区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以远安县瓦坡崩塌区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胡艳香1,朱厚影1,陈昊1,薛凯喜1,韩静云2,梁海安1(东华理工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系;北方民族大学土木工程系).贺兰山苏峪口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型试验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郭富赟1,2,周小龙1,2,火飞飙2,3,张毅2,4(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舟曲断裂带滑坡灾害效应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周胜森1,李为乐1,陈俊伊1,蒋瑜阳2,王毅2(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昌—香格里拉拟建高速公路廊道不良地质体遥感识别[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蒲虹宇1,2,3,张立峰1,2,3,何毅1,2,3,陈宝山1,2,3,陈毅1,2,3,何旭1,2,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甘肃通渭黄土滑坡二维形变时序监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刘坤香1,王保云2,3,徐繁树1,韩俊1(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云南省高校复杂系统建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残差注意力机制的泥石流沟谷识别[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韩征1,2,方振雄1,傅邦杰1,吴斌晖1,李艳鸽1,3,李常丽1,陈光齐4(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九州大学工学府).同震崩塌滑坡的光学遥感影像多特征融合解译方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张楠(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新书正式出版发行[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6期
-
康晓波1,王宇2,张华1,代旭升1,朱广毅1(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杨正荣1,喜文飞1,2,史正涛1,肖波3,4,周定义3(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校高烈度地震山区交通走廊工程地质病害早期快速判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白鹤滩水电站库岸潜在滑坡变形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张燕1,陈洪年1,王小兵2,3,葛江琨1,李洪亮1,赵建涛1,戴振芬1,余洋4,5,6,7(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生态效应与系统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山时空信息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华北地区石灰岩质高陡边坡修复先锋植物遴选[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孙滨1,2,祝传兵2,3,康晓波2,3,叶雷4,刘益1,2(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滇湘矿业咨询有限公司).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云南东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黄波1,鲁志雄2,何英东3,卢应发3(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赤壁东洲大道工程边坡渐进破坏机理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刘星宇1,刘向东1,赵浩1,周永红1,李强1,冯宇婷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吉林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豫西某金矿矿渣转化为泥石流物源的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赵建军(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广东英德沙口镇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孔祥曌1,李滨2,贺凯3,罗浩1,常文斌1,邢爱国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柱状岩体崩塌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以重庆甑子岩崩塌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高星月1,2,3,王世杰1,2,3,4,高鹏程1,2,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甘肃大禹九洲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D-InSAR与随机森林模型耦合的活动性滑坡识别方法探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汤志刚1,蔡承刚1,王艳红2,魏广庆3,张振3,景佳俊1(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基于光纤传感的石膏矿地面塌陷监测预警系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张友谊1,王云骏1,袁亚东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正天创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基于分形理论和模型试验的沟道物源动储量评价模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