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秦亚青,付清(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关系转向与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基于中西学理对话和比较视角的分析[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张旗1,白云真2(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与多元世界的秩序构建[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杨启光,王帅杰(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文化国际主义与国际交流合作:一种理想类型的历史考察[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哲学的价值内涵与世界意义探究[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任晓1,门洪华2,刘雪莲3,王义桅4,何洪武5,谭再文6(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共生理论的理论贡献、现实回应和未来展望[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韩梦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冷战后美国贸易权术复杂系统论:一种内政外交综合分析的新方法[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任晓(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共生理论的成长与金应忠的作用[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门洪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发展与国际共生论的启示[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何洪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共生理论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谭再文(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共生理论的学理基础与理论意义[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任晓(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共生理论的理论贡献、现实回应和未来展望·共生理论的成长与金应忠的作用[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刘雪莲(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共生理论的贡献及对地缘政治现实的回应[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数字文明时代的国际共生逻辑[J].国际观察,2023,第6期
  • 陈纳慧(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文化差异、理论普遍性与中国学派的发展——兼论秦亚青教授、赵汀阳教授的关系理论[J].国际观察,2023,第5期
  • 牟琛,蔡文成(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项全球性社会运动的设想与实践[J].国际观察,2023,第5期
  • 张春良1,侯之帅2(西南政法大学争端解决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论美国国际制裁新模式与中国特色反制体系[J].国际观察,2023,第5期
  • 张友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探索新型全球经济治理范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十年绩效评估析论[J].国际观察,2023,第5期
  • 牛牧晨(北京大学哲学系).胸怀天下观对西方空间理论的三重超越[J].国际观察,2023,第4期
  • 叶淑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刍议柔性外交:中国外交形象建构的“实力—身份—话语”三维模式[J].国际观察,2023,第4期
  • 黎相宜1,许悦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非对称结构对族群冲突的影响:一种结构与认知的互动角度[J].国际观察,2023,第4期
  • 王存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际问题研究方法探析[J].国际观察,2023,第4期
  • 沈伟,吴柄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演进中的话语构建与实践进路[J].国际观察,2023,第4期
  • 黄钊龙,韩召颖(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一体四翼”:拜登政府对华“竞赢”战略解析[J].国际观察,2023,第3期
  • 钮维敢1,陈康2(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冷战遗留视角下的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研究[J].国际观察,2023,第3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