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公金文1,陈发荣2,3,郑立2,3,4,曹为2,3,李倩2,3,韩彬2,3,4,刘新民1(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红海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孙佳琪1,2,3,4,杜建廷1,2,3,4,华锋1,5,陈耀登6(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汕头大学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CFOSAT散射计风场资料同化在台风预报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章馨谣1,戴志军1,冯凌旋2,黄祖明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湾北岸金山深槽侵蚀-淤积状态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丁德秋1,2,唐秋华1,2,3,陈建兵1,李杰2(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一种多波束水体图像目标综合提取方法[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刘长达1,唐秋华1,乔淑卿1,周兴华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黄海沉积物中值粒径分布影响因子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于龙1,2,3,4,孙佳1,2,3,4,熊学军1,2,3,4,郭延良1,2,3,4(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基于趋势项距平值迭进式方差控制的SBE9plus CTD奇异值剔除方法[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闫施帅1,2,鄢全树1,2,3,袁龙1,2,4,刘焱光1,2,3,杨刚1,2,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索罗尔海槽俯冲前缘基底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马琳1,2,明玥1,2,高磊1,2(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无机碳的分布与转化[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林梵宇1,尹希杰1,郑新庆1,2,3,黄杰超1,梁毓娜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微区XRF技术的海洋生物元素快速无损检测[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王斌1,孙宝楠2,3,4,梁冠辉2,3,4,官晟2,3,4,丁军航1,5(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一种新型海气多参数测量浮标数据采集系统[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王立杨1,付玉成1,杨丽中1,石洪源1,尤再进1,2,冯兴如3(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台风“利奇马”对威海楮岛海滩演化过程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钱潮1,2,3,吕连港1,2,3,姜莹1,2,3,刘宗伟1,2,3,杨春梅1,2,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印度洋声道的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王一聪1,凡仁福2,聂红涛1,魏皓1(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不同海带生长季的桑沟湾潮流特征变化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刘志钦1,2,任宇鹏3,许国辉2,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底塌陷凹坑、扰动地层及再悬浮沉积物的波致土体液化成因探讨[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李治远,吴永亭,胡俊,豆虎林(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顾及表层声速和坐标先验信息的海底控制点定位方法[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陈义兰1,2,唐秋华1,2,刘晓瑜1,2,王燕红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多源水深数据融合的近海数字水深模型构建[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史文阁1,2,3,李一璇1,2,NAZAROVA Sophia A.4,赵磊5,郭健5,范士亮1,2,3,徐勤增1,2,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洋研究室;贵州医科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北极地区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张武昌1,2,3,王超锋1,2,3,徐志强2,3,4,袁超5,6,赵苑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泛北冰洋浮游生态系统对入流水和海冰变化的响应[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刘绚丽1,2,翟星1,2,孙霞1,2,陈衎1,2,厉丞烜1,2,3,王保栋1,2,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白令海东陆架区生源硫化合物的时空特征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石红旗1,2,陈发荣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楚科奇海、白令海表层沉积物210 Pb和137 Cs分布[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袁超1,2,3,徐勤增1,2,3,邵和宾4,郑洲1,2,张学雷1,2,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夏末亚热带太平洋至楚科奇海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杨绍琼1,2,3,李逸铭1,陈红霞4,5,牛文栋1,2,3,马伟1,2,3,何琰4,5,兰世泉1(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数据的白令海海盆区域温度及溶解氧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李官保1,2,周庆杰1,2,华清峰1,2,王景强1,2,刘晨光1,2,刘保华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楚科奇海北部浅地层结构对古冰川活动的指示[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吕欣远1,2,3,刘娜1,2,3,杨永增1,2,3,孔彬1,2,3,何琰1,2,3,林丽娜1,2,3,王颖杰3,4(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日本海海域1988—2017年气旋的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杨廷龙1,2,刘娜1,2,3,方越1,2,孔彬1,2,王颖杰4(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日本海的锋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孙蕾1,2,王景强1,2,3,李官保1,2,3,孟祥梅1,2,3,阚光明1,2,3,刘保华2,3,4(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声速特性[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徐国强1,杜军1,于晓晓2,李平1,付亦鹏3,夏鹏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现代滦河口表层沉积物特征对水动力环境的指示[J].海洋科学进展,2021,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