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志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身份定位、书写策略与史料真伪:沈周传记演变考索[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徐军华(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通过避讳看《延芬室集》中无编年诗的抄写者和抄写时间[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刘璇(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独特形态与多元面貌:和刻本《杜骗新书》考论[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再造与新诗突围:重释鲁迅《我的失恋》[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徐春(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重复修辞[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星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灰阑记”故事在东亚的出现及流传[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杨晓斌,龙哲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经纬人文:《文选》“诗”类的编排及其诗学观[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先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顾贞观对《弹指词》的改定:从《沁园春》一词谈起[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万静(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黎简对李商隐诗歌的接受[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卞东波(南京大学文学院).宋集整理之佳构,诗僧研究之杰作——评周裕锴《石门文字禅校注》[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崔淼(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从诗文交往看北宋士僧文艺审美观念的互渗[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黄静(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难民回忆录》的文史价值刍议[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罗宁(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懒与道相近”:中国古代的“懒书写”与“懒文化”[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牛菡(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文人”与作为修辞策略的“文人无行”[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陈书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语言文学与文化系).欲望或悖论:贾樟柯《世界》的全球化叙事[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包海英(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两部东方戏剧表演艺术的理论经典——《风姿花传》与《明心鉴》对读[J].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国平(广州大学).稀见《廿载繁华梦》版画与近代岭南小说插图的视像变革[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景昆(山西大学文学院).朝鲜汉诗用韵特点刍议——以“三唐”诗人为中心[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许莹1,李玲玲2(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观念变革与传统乡贤形象塑造的艺术嬗变[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胡新宇(南京大学文学院).自由间接引语与主体性的双重生成——从巴赫金到德勒兹[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李国成(南京大学文学院).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再考察[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纪德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元代戏曲中的民间说唱遗存及其艺术功能[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周燕玲(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暨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抒写方式的新变与文学西域的重塑——江南文化对清代西域诗的渗透[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波(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林则徐与十九世纪中期清人的喀什边地书写[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管正平(上饶师范学院).弋阳腔《八义记》考论[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文龙(安徽大学文学院).桐城派提振古文及其文章史意义[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朱全国(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虚构化理论视域下的文学表演性[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潘文竹(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青岛大学《东方论坛》编辑部).论敦煌《新合〈孝经〉皇帝感辞》成文年代及其体式特征[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才峻(扬州大学).明代散曲选集与明人曲学观念之演进[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仲霏(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及其声韵特色[J].文学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