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亦楠1,韩冬青1,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产权与政策共轭下的参与式自主更新机制——以南京小西湖街区“许宅”为例[J].新建筑,2022,第6期
-
彭雷,范文奕,靳世涛(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校园学习环境要素分析——基于两所创新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规划的案例研究[J].新建筑,2022,第6期
-
王浩翼1,杨钧然1,吴子悦2,张烨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机器学习视野下基于居民偏好的街道风格生成方法研究[J].新建筑,2022,第6期
-
姜琬时,孟琪,李朦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面部表情分析的未来城市声景地图研究——以哈尔滨市儿童公园为例[J].新建筑,2022,第6期
-
张轶伟,杜湛业(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现代转型与建筑类型创新——1980年代深圳大型集合住宅设计特色探源[J].新建筑,2022,第6期
-
张兵华1,孔宇航2,刘淑虎1(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古建筑保护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图式语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里居图解析——以福建省明溪县御帘村为例[J].新建筑,2022,第6期
-
黄子烨,成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民族地区聚落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1991—2020年)[J].新建筑,2022,第6期
-
谢琦1,曲菲2(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市医养建筑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未来小学泛学习空间多感官认知评估与设计策略[J].新建筑,2022,第6期
-
王浪1,杨颖1,王振2(CCDI悉地国际21设计工作室;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锚点与重构——青岛海尔云谷城市更新[J].新建筑,2022,第6期
-
陆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浅议释放性修复——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J].新建筑,2022,第6期
-
陈曦,黄梅(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从合情走向合理——国际建筑遗产重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探析[J].新建筑,2022,第6期
-
陈力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众建筑”中的文化碰撞——论购物中心建设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与香港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新建筑,2022,第6期
-
李舒扬1,2,3,李晓宇1,2,刘芳1,2,3(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市医养建筑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审美意象研究——以深圳地区为例[J].新建筑,2022,第6期
-
杨华刚1,王绍森1,刘馨蕖2,张晨3(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的澄明——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及其主体能动性探讨[J].新建筑,2022,第6期
-
郭睿1,王竹1,郑媛2,周从越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嵌套视角下人居环境洪涝灾害适应的概念认知与营建策略[J].新建筑,2022,第6期
-
杨柳,袁玮晴,刘衍,郝天,刘加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温和地区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原型研究[J].新建筑,2022,第6期
-
董贺轩1,王云静1,胡嘉渝2,童乔慧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滨水工业遗址街区景观空间的多层次整体营造——波士顿海军造船厂生活化更新实践[J].新建筑,2022,第6期
-
杨璟(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从具身认知学角度探讨一种新的空间构建[J].新建筑,2022,第6期
-
李茜茜1,薛滨夏2,李罕哲2,王月涛1(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数字技术背景下建筑设计范式演进[J].新建筑,2022,第6期
-
郑越,陈立维,孙德龙,张安晓(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基于BP-MIV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新建筑,2022,第6期
-
潘鑫晨1,2,李智兴3,罗杰威4,克里斯蒂娜·帕里尼5(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时性与共时性思考——马可·戴齐·巴戴思齐的建筑干预解析[J].新建筑,2022,第6期
-
王瑶1,2,姚栋1,倪梦竹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需求导向的住宅养老科技创新路径研究——欧洲的经验与启示[J].新建筑,2022,第6期
-
沈丽坤(gad厦门(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热带海岛居住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海南绿城蓝湾小镇C01-17地块项目设计[J].新建筑,2022,第6期
-
安军1,第五博1,司维佳2,郭宇明2(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入于境而化于境——西安曲江芙蓉阁酒店[J].新建筑,2022,第6期
-
孟建民(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市医养建筑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憧憬人类未来,拓展建筑思维[J].新建筑,2022,第6期
-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栏导语[J].新建筑,2022,第6期
-
任希(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场所营造与自然顺应——福州第三中学教学办公综合楼设计[J].新建筑,2022,第6期
-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面向未来的建筑和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学生分会优秀论文选登[J].新建筑,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