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丁文浩1,2,李云1,2,徐世凯1,2,李晶1,赵金箫1,2,阮仕平1,王勇1,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变化风场下太湖表层湖流特征及其对蓝藻迁移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沈回归1,饶文波1,谭红兵1,郭宏业2,温川3,张西营4,拓万全5(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格尔木分中心;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高寒区典型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及健康风险[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龚定,李致家,臧帅宏,孙明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道汇流演算方法对比分析与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松贺1,王佳阳1,2,牟小颖1,王富巍1(河海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不同水体沉水植物叶面微生物群落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侯利军1,2,杨善印1,陈达1,2,达波1,2,吴腾1,2,廖迎娣1,2(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长江下游段岸线保护范围界定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海鹏,徐杨,唐彤芝,吴月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超软地基排水板弯折特性与抗弯折结构[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何涯舟1,2,张珂1,2,晁丽君1,2,王晟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基于多源卫星遥感产品的土壤湿度融合与降尺度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周炜1,王洪峰2,栾清华3,高翔1,张海生1,王利书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邯郸市气象服务中心;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邯郸市永年区不同PM修正模型麦田蒸散模拟对比[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李轶1,2,胡童1,2,王琳琼3,范晨阳1,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环丙沙星和铜复合污染下河流底质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交互关系[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环玲1,马行生1,傅星凯2,詹锐彪3,廖曾平3(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深水基槽开挖中水下重锤破岩规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魏焕卫,武韬(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非对称开挖局部构件失效对支护体系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斯宏1,鲁洋1,张勇敢1,张呈斌2,程德虎3(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袋装膨胀土组合体渗透特性大型模型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陈建生1,2,韩莉文1,马芬艳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苏北平原隐伏玄武岩地下水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贾凡1,刘斯宏2,程宏旸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University of Twente).弹性波穿越土工袋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李悦媛1,许巍1,张俊1,2,江帆3,高培伟2,胡成4(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93023部队).纤维网格布表层强化混凝土早期开裂特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周建平1,李银1,臧耀辉2,毛航宇2,王明阳1,王柳江2(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基于FDR技术的土体质量含水率和干密度快速检测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赵峰1,刘卫东1,阚阚1,曹春建2,蔡志洲1(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CFD的尾水冷却器布置方案优化[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侨,王翼超,任远,樊梓元,朱志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基于微波干涉雷达的斜拉桥索力测量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杜若愚1,姚成1,刘玉环1,李致家1,张珂1,朱跃龙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基于蓄满超渗时空动态组合的网格新安江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琳1,王宏华1,路天航1,王成亮2(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HVDC系统中调相机与逆变侧关断角协调控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6期
  • 朱辉1,何祺胜1,李金阳1,陈丽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蓄洪区洪涝遥感监测与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牛欣怡,鲁程鹏,卢佳赟,吴成城,刘波,束龙仓(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机器学习模型在地下水埋深模拟中的适应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沙永兵1,2,黄迎春3,石彬4,龚定4,邝录章1,2,肖杨1,2,李巧玲4(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水电智慧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五强溪水库近坝区洪水预报方法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孙文宇1,姚成1,刘志雨2,何健3,黄鹏年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部信息中心;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秦淮河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实时校正[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洪勇1,2,邵珠山3,石广斌1,聂兴信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基于三维极限分析法的GIM和SRM边坡 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对比[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伟1,张泰山1,陈志松2,黄莉3,宋月1,严孜3(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混合储备模式下洪涝灾害应急物资配置结构优化[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