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雷玉明1,2,3,郑天翔1,2,3,邢会琴1,2,3,何振明4,薛贵民5,李继平6(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甘肃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河西学院祁连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研究中心;甘肃省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鼎丰马铃薯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溶肥对马铃薯生长及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陈坤伦,唐孝书,孟登志,张鹏程,陆帅,严圣,田茂仁(贵州金农科技有限公司).不同钾浓度对香蕉幼苗生长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袁圆,吴康云,邢丹,牟玉梅,张爱民,张力,叶勇(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适宜辣椒直播栽培的种子丸粒剂配方筛选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张泽志,舒忠泽,唐光顺,夏娟娟(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基于AMMI模型的玉米新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莫志军,莫凯迪,邓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不同激素对双牌虎爪姜快速繁殖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张仁贵,朱江洪,龙风(黔南州农业农村局).泰优553在贵州中稻区种植试验[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刘宏宇1,丁野2,3(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槟榔茎秆栽培基质对灵芝营养利用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张战备,杨印斌,段国琪,薛琴琴,袁嘉玮,田时敏(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运城市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种植紫花苜蓿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及生长环境变化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陈俊锟1,余守武2,吴明国3,高志宏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春优926的选育[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杨彩琼1,李安2,杨义成3,王小利3,王子苑3,舒健虹3(凯里市农业农村局;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低氮、磷下不同促生菌组合对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赵佳秀1,2,徐福蕾3,2,黄武建3,2,钱晓晴1,2(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土壤健康研究所;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硝酸钾胁迫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李金强1,罗怿1,李文云1,曹永直2,蔡永芬2,万太友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德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早熟栽培技术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任月梅,杨忠,郭瑞锋,张绶,任广兵,朱文娟,冯婧(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谷子新品种大同4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方志荣,阿来阿呷,清源,颜朗,李佩华(西昌学院厅州共建攀西特色作物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不同生态种植区对春马铃薯产量、质量及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刘海1,2,张荷轩3,汪辉燕1,2,晏晶晶3,吴明开1(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遵义医学院珠海分校;安龙县欣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品系铁皮石斛组培苗农艺性状比较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崔馨燕,刘铭,但雨柔,尹福强(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多花黄精高效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徐小平1,2,田恩阔2,汤勇2(湄潭县农业农村局;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新品种胜玉317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王星星(宁德市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中心).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陈燕(普定县蔬菜生产管理站).贵州普定鲜食蚕豆引种试验[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陈建祥,吴柳绚(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黔东南黄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陈刚(黔南州种植业发展中心).黔南州耕地撂荒的因素及对策[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李华,朱鹏飞(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如东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万银红1,赵小敏2,胡朝凤2,潘会琴1(汇川区松林镇农业服务中心;遵义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粱红缨子“一穴三株”栽培模式下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刘珍珍1,杜志华1,陈光能2,吕梅1,赖昌兰1,李林江3(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兴义市农业农村局).水稻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王锦艳1,钏兴宽1,康洪灿1,李国生1,李萍2(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腾冲市腾越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0个粳稻新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郭美玲1,郭泰2,王志新2,郑伟2,李灿东2,赵海红2,徐杰飞2,赵星棋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大豆优异种质北丰11资源特点及育种上的利用[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谭禾平,赵福成,王桂跃,韩海亮,包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浙糯玉1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高能1,李有忠1,耿召坤2,布帕提马·依萨洪2,努尔扎代姆·麦麦提2,塔依尔江·卡米力2,叶春秀2(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种植创新与基因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新疆阿魏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魏鹏1,任彦青2,詹虹2,张存智1,王肖2(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宁夏农垦贺兰山种业有限公司马铃薯脱毒中心).钙果4号生根增殖一次性成苗培养基配方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 黄小英1,谢慧敏2,黎敦涌1,梁琨1,韦贵剑1,侯青光1,梁仁敏1,潘绘新1(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河池分院;广西大学).广西喀斯特地区春大豆品种性状评价与筛选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1,第6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