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巍1,赵辉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徐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东汉三国长沙临湘县的辖乡与分部——兼论县下分部的治理方式与县廷属吏构成[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腾兴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武丁三配与三子的对应关系[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杨振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战国后期几场重要的战役与秦南阳郡的设立——兼论《史记》与《战国策》的关系及史料价值[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梁建国(厦门大学历史系).“民力不宜妄有调发”——北宋河防夫役的征调理念与实践[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马晓林1,求芝蓉2(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哲别之死新证——兼考蒙古初次西征斡罗斯史事[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徐洁(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金史·太祖纪》勘误一则[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刘明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明代会试考生应考旅费考察[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文冠(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利用古写本校正《陈书》中的“菜”字[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弛(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郭威“倒用留守印”事考辨[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宫云维(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浙商”一词的由来[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陈支平1,孟兆鑫2(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明代嘉靖朝的灾异与政治生态演变[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张沛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汉书·儒林传》“免中”辨[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黄树林1,曾庆环2(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胡三省“司马师杀张后”说探微[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刘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杂祀、天象与皇权:东晋哀帝欲行“洪/鸿祀”考[J].中国史研究,2022,第4期
-
赵庆淼(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平台).仲爯父簋铭文所见人物关系与宗法史实——兼论“南申”“西申”的名号问题[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古代世界的相似与分流——以农民土地产权演变为视域[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阮明套(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所见古史传说[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王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王杖诏令与东汉时期的武威社会[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赵永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制造“周制”:北周蜡祭的构建理路发微[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魏亦乐(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宋史艺文志》“不著录”部分的性质再探[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黄友灏(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朱鸿林工作室”).明万历朝阁臣廷推的定制化及其影响[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蒋波(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历史系).两汉刺史“居部九岁举为守相”考[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构建[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邱靖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辽金韩知古家族新证[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郭沫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
蔡震(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郭沫若纪念馆)).郭沫若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J].中国史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