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钟逸云1,2,杨蕴琪1,郜晓峰1,2,邢浩1,2,刘炜1,2,段元亮1,2,3,何文辉1,4,何培民1,2,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水产研究所;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盐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针叶蕨藻的生长及光合活性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黄蕴凯1,2,沈燕1,王旭2,周光益2,康剑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国际竹藤中心).莽山不同海拔华南五针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国栋1,田星1,赵小丽1,2,杨耀文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德宏州人民医院).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草果栽培起源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郭晓亮1,王红娟2,段媛媛1,阮芝艳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五峰县农业农村局).重齿当归形态数量性状的分级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张纪晖1,周成旭2,李冬玲1,林忠洲3,邱悦1,沙龙滨1(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宁波海洋研究院).福建敖江口表层沉积硅藻空间分布特征[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赵敏1,2,3,练琚愉1,2,刘小容1,刘慧1,叶清1,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亚热带森林2种菌根类型树木水分传导和养分利用策略的对比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余文权1,2,林郑和1,陈常颂1,钟秋生1,游小妹1,陈志辉1,单睿阳1,阮其春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个茶树杂交新品系主要性状比较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吴妙鸿1,邱珊莲1,林宝妹1,张帅1,洪佳敏1,郑开斌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处).番石榴4个品种叶和幼果的生物活性和酚类成分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邹瑞,王青芬,吴田(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功能性花卉资源及产业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热带植物海巴戟抗寒株系选育[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春萍1,杨小苗2,李怡斐2,雷开荣1,黄启中2,黄任中2,林清1,吴红1,张世才2(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逆境农业研究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重庆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抗疫病鉴定的分子标记筛选[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白李唯丹,戴亮芳,陈雅玲,张帆涛,谢建坤,罗向东(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乡野生稻苗期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胡艳华1,宋晓飞1,刘全儒2,吴磊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纤细蛇根草(茜草科)的订正[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俞振明,赵聪慧,张明泽,何春梅,司灿,曾丹琦,段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益智不同组织多糖含量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刘雪莲1,2,石雷1,李宇宸3,刘梦盈1,姚俊1,马云强4,杨绪兵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薇甘菊分布提取研究——以云南德宏州为例[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戴晓勇1,叶雪荷2,3,4,杨成华1,杨冰1,李鹤1,童毅华2,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臭越橘(杜鹃花科)的花部形态[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马金双(北京市植物园).植物分类学新书介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6期
  • 周丽丽1,2,李树斌2,3,潘辉1,王万萍2,3,吴亚岚4,郑茹萍2,3(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5种相思树和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王梦洁1,2,容丽1,2,李婷婷1,2,王琪1,2,叶天木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黔中喀斯特9种木质藤本叶功能性状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郑俊鸣1,李敏1,张盟2,TARIN Muhammad Waqqas Khan1,何天友1,陈凌艳1,陈礼光2,洪小龙3,郑郁善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滨海防护林木麻黄和花吊丝竹混交林群落的种间关联和生态位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林宝妹,邱珊莲,张帅,吴妙鸿,张少平,洪佳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大孔树脂纯化嘉宝果叶片多酚及其生物活性和组成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蔡超男1,2,侯勤曦3,慈秀芹1,4,肖建华1,5,张灿瑜1,5,李捷1,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台州学院高等研究院;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风吹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黄一波,汪结明,李瑞雪,向言词,宋禹,颜玲玉(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7种木莲属植物抗寒性评价及其生理机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钟艳霞1,陈郊2,莫新良1,徐志防3,邱声祥3,刘新红4(茅台学院酿酒工程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交趾黄檀心材的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梁龙1,胡德活2,王润辉2,郑会全2,晏姝2,曾碧欣2,韦如萍2(肇庆市国有大坑山林场;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乐昌含笑不同家系的叶形态与生长差异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谢雨萱1,2,包苹1,2,郭莺3,蔡长福2,王金英2,魏钰倩1,蔡邦平1,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自然越冬期姜花属植物生理指标变化及抗寒性评价[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王雪1,闫晓俊1,2,范爱连1,贾林巧1,熊德成1,黄锦学1,陈光水1,姚晓东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9种木本植物一级根碳氮浓度变异规律[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 王盼1,周钰鸿1,徐攀2,浦锦宝2,梁卫青2,俞叶飞1,陈子林1,康华靖3,4(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中心;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遮阳对白花前胡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