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涵1,姜华2,高健3,李红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创新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我国大气O3污染成因及影响因素综述[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高艳妮1,2,王世曦1,2,杨春艳1,2,孙倩莹1,2,刘学1,2,冯朝阳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模式与路径[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孙福红1,郭一丁1,王雨春2,夏瑞1,张远3,闫振广1,刘雪松1,吴丰昌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我国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的重大意义、现状、挑战与主要任务[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陈娟1,2,袁贝2,任杰3,罗会龙2,张云慧1,张昊1,杜平1,2(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农用地土壤Cd有效态含量的安全阈值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刘孝富,张志苗,刘柏音,王莹,罗镭,邱文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信息研究所).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柳晓燕1,赵彩云1,李俊生2,李飞飞1,朱金方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潜在分布区模拟与早期预警[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陈馨1,张仲伟2,刘运钊1,李静3,蒋忠冠1,4(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巢湖水体中微塑料组成及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肖宇(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基于多机器学习算法耦合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订正方法研究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侯敏1,谢玉为2,毛怡心1,张晓1,张良1,王园媛1,郑和辉1,顾雯1,雒月云1,周海健3,姚孝元1,张岚1,唐宋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萨斯喀彻温大学毒理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中心).污水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研究进展及启示[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权衡1,牛琳1,2,时迪1,汪霞1,梁为纲1,赵晓丽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负载纳米零价铁的铁碳材料制备及其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李翔鸿1,陈克云2,黄荣荣3,何勋文4,王昊1,王欣1,吴珂萌1,戴宏博1,彭渤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永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道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富硅稻壳灰对水稻吸收砷的调控作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盛王超1,焦文涛2,李绍华3,岳勇3,顾海林1,詹明秀1,2,张博2,徐旭1(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焦化类污染场地堆式燃气热脱附工程示范与效果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武文培1,2,陈梦舫1,韩璐1,顾明月3,陈雪艳1,2,龚泽瀚4,李婧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凯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基于统计方法学的焦化类污染场地风险筛选决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陈帆1,潘玉英1,2,徐青霞1,刘铭华1,杨金生3,杨灿灿1,牟成彬1,蓝青萍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潮间带原油污染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洪韫韬,肖融,杨文源,方超,楚文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国污水排放余氯限值规定及监测、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王铭1,2,全文洁1,2,尚洪磊2,龚天成2,杨天学2,席北斗2(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餐厨垃圾接种酵母菌固态厌氧发酵产乙醇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刘晓飞1,2,刘晶1,2,王传洗1,2,王震宇1,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硒纳米颗粒对两种叶菜作物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全澍1,刘淼晗1,陈博轩1,黄月华2,马清霞1,3,韩艳1,3(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河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近地表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张清淼1,郭晓明1,金超1,徐小涛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焦作市生态环境局武陟分局).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大气降水中无机离子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张鑫磊1,张冬峰1,刘伟2,杨倩1,郭媛媛1,任玉欢1,范志宣1(山西省气候中心;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多通道长短期记忆网络的PM2.5小时浓度预报[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董飞,马冰,彭文启,刘晓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分层湖库温跃层溶解氧极值现象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袁俊莉1,刘国华1,唐湘南1,齐鲁1,王洪臣1,叶正芳2,赵泉林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模拟废水中Pb2+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2期
-
马占云1,任佳雪2,陈海涛3,姜华1,高庆先1,刘舒乐1,严薇1,李照濛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分析及建议[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孙丽慧,刘浩,汪丁,郝海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赵紫晴1,柴勇2,崔明1,李贵祥2,和丽萍2,马赛宇2,刘玉国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滇西北与滇东南干热河谷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阮长明1,杜寿康1,孙永玉2,3,张春华2,3,欧朝蓉1,王猛1,唐国勇2,3(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区段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和酶活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刘浩1,郝海广1,张文国2,刘鹏1,孙丽慧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基于格局-质量-服务的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例[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