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镇东(交通部).从“一史一录”编纂工作谈新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成就与文化传承[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翁孟勇(中国公路学会;交通运输部).从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实践,看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对我国水运工程的影响[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张宝晨(中国航海学会).航运安全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黄有方(上海海事大学;中国航海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从航运物流发展看文化的引领价值[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刘敬贤,魏天明,陈刚,邹春明,张进峰,杨利超,袁志涛(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船员队伍建设中的文化素养[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贺云翱(全国政协;南京大学).中华航海精神光耀古今[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徐祖远(交通运输部;中国航海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国际海事组织).中国航海日的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马德芳(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弘扬新时代郑和航海精神 推动云南水运高质量发展[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何建中(中国航海学会).卷首语[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郑少南(大连海事大学党委).新时代航海精神研究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在2021年中国航海智库专题研讨会的发言[J].中国航海,2021,第A1期
-
刘成勇1,2,乔文杰1,陈蜀喆1,2,万一1(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省内河航运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LSTM与注意力机制的船舶航迹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娄乃元,黄常海,陈宇里,栾扬(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内河航道网络抗毁性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洛佳男1,张宝晨1,耿雄飞1,李亚斌1,马恒哲2(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佛罗里达大学).船舶智能航行安全风险及其演化研究[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冯宏祥1,ANNAMujal Colilles2,杨忠振1(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航海学院).基于距离分布的AIS异常数据处理方法[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乔志凯,陈世才,蒙子昕,史国友(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复杂光照下的船舶水尺图像二值化新方法[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邓健1,2,3,廖芳达1,谢澄1,关宏旭1,严庆新1(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船舶操纵仿真的狭长通航隧洞航行安全研究[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赵帅奇,杨华龙,张井波,李德昌(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基于合作协议的集装箱班轮运输绿色船期设计[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杨晓岚1,蒋惠园1,肖金龙2,田小勇3,候春霞1,孙嘉1(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江经济带水运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张宝晨1,于巧婵1,2,徐加庆3,佟宝琳3,魏长庚3(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海事服务中心).浅析船舶智能航行驾驶模式与对外信息交互协同[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陈嘉豪1,2,付姗姗1,万辉3,4,席永涛3,胡子正1(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基于卫星AIS数据的北极水域我国船舶活动分析[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郑杰峰1,初良勇1,2,许小卫3(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福建航运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考虑船舶所有人偏好因素的国际中转港评价方法[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杨桑宇1,胡德栋1,李博洋1,于成龙2(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LNG船冷热综合利用方案中冷能发电系统的研究[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郑玉馨,胡志华,田曦丹(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航道等级差异影响下轴辐式航运网络优化[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林博闻1,2,马晓凤1,2,文元桥1,2,周立3(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杜柏松,艾万政,胡林燕,朱鹏飞(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基于改进SCGM(1,1)C模型的海上交通事故量预测[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
卢冠宇1,2,姚建喜1,2(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基于SVR的船舶操纵运动黑箱建模[J].中国航海,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