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丛欢(石家庄铁道大学).语体语法视域下汉语教学语法理论体系的构建——基于三一语法的新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王帅1,赵润泽2,孙朝阳3(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框架、现状与提升路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张妍(燕山大学人文馆).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语块观——从语块概念的理解困境谈起[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邓川林(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对比话题理论与“连”字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胡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法化与图式性构式化的共生模式:以“连”和“连XP都VP”的演变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陈禹(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从句末“嘛”“呗”看反意外的多声性——兼议交互主观性理论的精细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寇鑫1,徐坤宇2(山东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抽象回指的指称内容与可及性研究——以“这”和“这件事”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李显赫(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多义面形容词的语义生成与阐释——基于“假N”搭配的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洪炜,赖丽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境详述能否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来自汉语二语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6期
-
魏晖1,吴应辉2,苏向丽3,荀恩东4(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国际中文教育集成创新”大家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宋文辉(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从认知语法看现代汉语语法根本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熊仲儒(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词的识别与区别词的语法身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赵春利,陈莹(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诚认副词“实在”的句法验证与话语关联[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金朝炜(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英语学院).词汇覆盖的平衡优化——基于多种教材的理工类来华预科专业词表构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张莉(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汉学与中国学学院).中国文学名著简写本易读性与可读性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田丽萍1,高晨阳2,冯丽萍1(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不同互动方式下汉语二语线上教学师生互动的脑间同步机制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张新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论“理论上”的高阶述谓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刘婧,庞加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迂回致使构式交替使用原型特征的多变量统计建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苏向丽(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集成创新”大家谈·国际中文课程的集成创新及其路径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荀恩东(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融课件: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与技术的集成创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吴应辉(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国际中文教育模式集成创新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5期
-
闻亭1,刘晓海2(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中文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教学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
张谊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试论汉语副词再演化的模式、动因与功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
高娜1,翟艳2(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线上教学背景下汉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
陈忠(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英名词性领属结构语序格局的差异及成因:认知定势与相关变量的合作及竞争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汉语韵律形态的事实、理论及探索空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
蔡薇(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语言、语言学、文学及文化系).ChatGPT环境下的汉语学习与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
李宝贵1,马瑞祾2,徐娟2,郝瑜鑫3,王雪琳4,李维婷5,6,武和平7,马廷辉8,王佶旻9,陆方喆10,徐方舟11,周佳圆12,孙语崎11,纵璨13,杨建国14,李晓东15,谷红丽16,覃露珊16,梁慧敏17,王莎17(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应用中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ChatGPT来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大家谈(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