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爽,刘善槐(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工作特征对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实证分析[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鞠玉翠(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可能性[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魏晓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知识共享的行为与过程 ——基于动态性的视角[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张娟娟1,陈旭远2,范会敏2,毛清芸3(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深度教学的课堂话语特征 ——基于 “架构-发展-评价”结构的审视[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王钰彪,侯春笑,田爱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工作家庭促进如何影响乡村教师的留岗意愿 ——情感承诺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毛清芸(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圈层下的群聚、流动与封闭:乡村教师教学生活的空间社会学研究[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卓晓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线教学教师如何选用教材知识 ——基于12位中小学教师访谈的质性研究[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陈渝,陈晓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当代基础教育研究主题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基于《教育领导》杂志70多年来发文主题的内容分析[J].基础教育,2021,第6期
-
张熙,高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双减”背景下省市级减负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和减负类型双维度的分析[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史瑾1,张静2(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父母对0-3 岁托育机构的需求偏好及支付意愿的回溯研究[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窦营山1,沈晓敏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同伴调解对校园欺凌防治的成效研究 ——以美国中小学同伴调解项目为例[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任春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如影随形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效应——基于家校、亲子和师生关系的链式中介[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金马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从制“器”到成“人”:美国教育惩戒治理的转型与经验[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邓娜,孙烨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情绪智力对班主任的离岗意愿的影响研究 ——基于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翟文爽,周兴国(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双重脱嵌”中的存在性不安 ——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消极参与行为的现象学阐释[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侯前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科书的“教学支持”质量评价:理论依据与标准建构[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王正青1,陈臣1,刘童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县级政府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治理责任的教师满意度研究 ——“后均衡发展”时代到来前的检视[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张铜小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儿童哲学“开放性”的遮蔽与澄明[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李林(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探求“治理”意蕴的中国表达[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张佳,傅锐杰,邵兴江(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轮岗对校长领导力提升存在“黄金频次”效应 ——基于对校长多维领导力发展的实证调查[J].基础教育,2021,第5期
-
汪传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家在何处:流动儿童的家庭融入及其影响因素[J].基础教育,2021,第4期
-
李昶洁(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家庭背景对初中班干部身份获得影响的作用机制与实证结果[J].基础教育,2021,第4期
-
明成满1,赵辉2(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一体化研究[J].基础教育,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