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若圣(上海大学).史铁生在日本的译介与读者评价——个体叙事与文学的越界[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吴赟,林轶(同济大学).在线协作下的中国网络小说英译[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方菁,郭继荣(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与接受[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金理(复旦大学;河西学院).悬停状态中的批判潜能:重读《顽主》[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李利芳(兰州大学).《草房子》:记忆中国童年情感[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王吉(苏州大学).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乡土景观——《老生》英译本对原作的改写、误读与重构[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主持人语: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群落的重组、位移和聚合[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刘诗宇(中国作家协会).枪之子的黑色幽默——论郑在欢小说的荒蛮气质[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李蓓岚,王玮(西安交通大学).《女勇士》:文化冲突与碰撞后的良性互动与平衡[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王达敏(安徽大学).鲁迅:中国现代忏悔文学的开创者[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李洱(北京大学).我们与张洁无法道别[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王进(广州大学).阿Q主义新论[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杨希帅(河南大学).神话、挽歌与寓言——论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朱丛迁(澳门科技大学).灵魂伤痕,再次迸裂于未结痂之前——卢新华新作《米勒》解读[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实践真理论:聚焦文本特殊性的多元解读和范畴创建——从文本经验中提炼、新创和自创中国文学理论[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谢有顺(中山大学).孙绍振的思想核仁[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姜肖(北京师范大学).“同一性”叙述的难题——再读王蒙《活动变人形》兼及批评的过程[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抒情的终结与革命诗学的开启——论孙甘露《千里江山图》[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贺仲明,龙永琼(暨南大学).从观念到生活——论毕飞宇乡土小说创作的流变与特色[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李壮(中国作家协会).“反撞衫”,及确凿不逝之物:论丁颜的小说[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毕飞宇(南京大学;江苏省作家协会).关于乡土文学的一点浅见[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王泽鹏(复旦大学).城市想象的可能和限度——以《平凡的世界》为中心[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林日暖(南开大学).艾芜创作与理论的双向度贡献——《南行记》《文学手册》文学价值考察[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刘以宁(北京大学).弥合空隙与接续传统——论《喜剧》的“戏曲化写作”[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贾想(中国作家协会).关于索耳小说的碎片九章[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尹变英(山西大学).《活动变人形》与《百年孤独》中怨念之比较[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吴俊(南京大学).睥睨当世:孙老师的赤心与热爱[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林那北(《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孙大圣的孙[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郜元宝(复旦大学).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叙述综论(六)[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
相宜(中国社会科学院).当年离家的年轻人——读余静如[J].小说评论,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