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华平,王玥颖,陈婷婷(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产业集聚提升了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吗?[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陆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线建设研究三十年变迁: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定性分析方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任梅1,李炳烁2(江苏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勇1,仲帅1,2(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济大学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不竭动力[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杰1,2,刘伟忠1(扬州大学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边界重构与监管赋能:平台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转向[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陈权,张晴(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培养合格数字公民——《数字公民素养测评量表》开发与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闫方洁,唐振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中国共产党斗争观的生成逻辑及精神意蕴[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凡超(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论我国试验性立法的“试错”及其适用限度——基于卡尔·波普尔试错理论的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宇(扬州大学).平台经济规范发展中的公民数据权——兼析“数据公共物品”[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卫星(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诉源治理的实施进路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选题指南[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韦俊峰1,张振2,3,4(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社科联;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及其实践机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柏峰1,石建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家治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建引领嵌入社区治理的机制研究——以豫东B街道“红色物业”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宏刚,宋真真(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爱军,曹慧雅(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生成、冲突与引导:抖音短视频政治传播下的网络舆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杨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多工作任务、机制创新与基层责任共同体构建——以江西省永新县“副职驻村”制度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周正柱,杨静,张泽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时空演变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汪文君(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赛珍珠传记作品《异邦客》中的家园政治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骅,原芳(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民族志文化翻译与赛珍珠的中国知识体系建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岳爱武,段红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破并举:网络思想舆论灰色地带破解之道[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健,张玉真,詹珉珉(江苏大学财经学院).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空间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施建平(苏州大学文学院).江南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红根,单慧,沈煜,张利民,周焱(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素养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孟凡东1,2,3,田园1,孟成全(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属性与科学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贾亚娟1,赵敏娟2(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污染感知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意愿的影响 ——兼论责任意识的中介效应[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郑少华1,2,张翰林2(上海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论双碳目标的法治进路 ——以气候变化诉讼为视角[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妍,mark irvin c.celis,王国栋(菲律宾莱西姆大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祖辉1,张淑萍2(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提低”路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