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谢小芹,王孝晴,廖丽华.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对贫困的实践类型及其治理机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A期
  • 陈振明,张树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技术与制度互构关系转换及其对公共治理的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朱光喜1,王一如1,朱燕1,2(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如何推动政社合作型政策创新扩散?——基于“议程触发-实施参与”框架的案例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赵娟1,杨泽森2,张小劲3(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趋同性与多样性:数字政府政策扩散模式与影响机制——一个事件史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顾丽梅1,李欢欢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三种典型模式之比较——以上海、深圳和成都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邢成举,吴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领导注意力、项目分配与政策投入的资源陷阱——示范村经验何以难示范[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林仁镇,唐煜金,文宏(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差异化协同:开放试点中纵向政府间资源整合的行动逻辑——基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谢小芹1,王孝晴1,廖丽华2(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务处).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类型及其机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许源源1,2,康儿丽1,2(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执行型经营者: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基层政府——基于湖南星镇的田野观察[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李棉管,覃志庆(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新官不理旧事”:基层科层制的人格化现象再思考——H镇征地安置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胡春艳,周付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动态问责压力情境下基层干部的避责策略选择——基于S镇“百日攻坚”行动的考察[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陈世香1,2,牛一凡1,2(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中心).“制度趋同”:基层治理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及其发生逻辑——基于“村情通”创新扩散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郁建兴1,2,3,吴昊岱2,3,沈永东2,3(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脱钩改革对行业协会商会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795家全国性商协会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金冉1,2,王小林2,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区域协作促进共同富裕的治理框架、运行机制与行动模式——福建省山海协作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4期
  • 杨宇1,陈丽君2,周金衢3(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制度逻辑视角下基层政策执行“偏差”的形成机制——基于产业扶贫政策执行悬浮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向良云(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源依赖、关系结构与治理策略: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态——基于鄂西南典型乡村的调查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李珒(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外源压力、内生动力与基层政府政策执行行为选择——基于A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案例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吴件1,蓝志勇2,李文炜3(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度驱动与技术赋能:数字治理过程中政企价值共创机理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陈贵梧,陈俐(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地方环境治理何以从“运动式应对”转向“创造性落实”?——一个中央、地方与社会的整合性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李全利(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从场域形塑到行为共生:“场域-惯习”下的驻村干部治理转型——基于广西凌云县的跨度案例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谭志雄1,2,杨玲1,韩经纬3(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大学区域经济与科教战略研究中心;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四治融合”破解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基于浙江省桐乡市微观实例[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赵新峰1,2,程世勇3(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徐雅倩1,宋锴业2,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社会治理研究基地).“数字企业家”如何促进中国数字公共服务创新?——基于三省十四市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于洋,尚富锦(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互联网型运动式治理:新特征与运行逻辑——基于“清朗”专项行动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王璇1,郐艳丽2(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治理情境下行政区划的制度再构逻辑——基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谭爽1,韩菲1,武佳奇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撬动对话与秩序生产:草根NGO何以提升环境风险沟通效能——以“垃圾焚烧风险沟通”为视窗[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 门钰璐1,严宇2,赵娟3,常多粉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研究热点述评——“2023第一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概览[J].公共管理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