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明忠,魏滨辉(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治理、社会资本与农村收入差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孟根达来(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围栏社会的兴起:制度变革、围栏建设与牧区社会转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祁应军,李文军,贾翔宇,姹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破碎化”到草场资源重新整合使用 ——理论构建与政策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颜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产品电商化过程中的红利分配与技能重组 ——以安溪茶叶产销模式转型为例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贺林波,李甜(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政企合作及其社会基础 ——以湖南省B县黄金茶产业开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瞿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科大学的法学发生: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缘起(1904—1949)[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叶守礼(逢甲大学创能学院;世界经济与产业转型研究中心).转作的极限:小农农业的耕作策略与经济禀赋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张琛1,孔祥智2,左臣明3(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农村人口转变与农业强国建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瑜1,程令伟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城乡关系变迁与农村养老的社会建设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贺苏园(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嵌入式收购:社区框架内的农产品交易秩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桑坤1,郭婉莹2,柯雪龙2,熊春文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业强国、城乡融合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陈航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农业社会学发展的现状、困境和进路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胡荣,焦明娟(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中国农村共同体建设与社区治理绩效[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梁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从多元到整合:我国家政工职业身份公众认同建构的组织化实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艺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贤主导的在地化乡村建设 ——以傅柏翠的古蛟地区实践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陈烨广,王楠,侯俊丹(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态与共同体:试析巴特菲尔德的农村改革思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邢朝国,周群英(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照料劳动的价值评估与定价:对家政工涨工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陈蕾,姚兆余(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嵌入性视角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机制 ——基于浙江省G村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潘家恩,马黎,温铁军(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重庆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近代乡村建设的县域综合发展经验 ——以张謇的南通建设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芦恒,卞成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乡交流中的多尺度网络与重构 ——以韩国的经验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杜洁,贾莹,温铁军(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地城镇建设的近代探索与当代启示 ——卢作孚北碚模式的特色经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伽红凯,卢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矛盾表征、肇因分析与策略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罗钦涛,吴惠芳,陈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江南大学法学院).康养农业:国际视野下的源起、发展与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魏文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何以是丹麦?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倪国华1,苏丹华2(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双循环战略布局下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雒珊(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作为平台的村庄:资本下乡“经营村庄”及其后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姚进忠1,林悦盈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服务型治理:乡镇社会工作站的实践逻辑与路径建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陆杰华1,2,郭荣荣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劳动力老化:发展趋势、机理分析与应对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全世文1,张慧云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国际趋同性研究——基于与日本、韩国的比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