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扬1,冯承莲2,艾扬1,滕彦国1,李剑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辽河平原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陈冰怡,王汉峥,高松,张宇波,李跃武,盛涛,高宗江,伏晴艳(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工业区大气污染预警监测信息平台研究与设计[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席小康1,朱仲元2,周大正3,郝祥云2(陕西省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乌布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特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董军1,武法伟1,刘文1,董淑娟1,刘梦1,袁鹏辉1,2,孟焕梅1(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前处理方法对GC-MS法测定水中多种SVOCs效率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徐振秋,秦宏兵,徐恒省(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水中异味物质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宿雅威,董冰岩,孙宇,陈祖云,解彬,谢寅寅,邓苇(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性能实验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江放明1,2,刘正华1,袁晓芬1,陈新焕1,谭爱喜1,2,张光辉1,2,肖家勇1,2(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湖南省烟花爆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烟花爆竹放射性污染分析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焦晓丽,王岳,韦雪蕾(辽宁石油化工大学).MATLAB在液化天然气储罐泄漏扩散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许文静1,陈毅贞1,张绍均2,张文生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焦作市分离与吸附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硝酸镧改性聚丙烯酸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试验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淡玄玄,李小敏(自治区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伊犁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亚麻对染料甲基紫吸附的响应面法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黄林艳,房丽萍,赵亚娴,刘海萍,鲁炳闻,杨刚,田文(国家环境保护污染物计量与标准样品研究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发展我国大气颗粒物标准样品的国际经验和建议[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洪盛茂1,郑仙珏1,沈建东1,李佳1,齐冰2,杜荣光2(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市气象台).杭州市区霾和非霾天气下污染状况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李贝,张杰,王琪,朱泽军,刘丹,刘洋,魏佳(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酞酸酯类化合物[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邵帅1,2,邰秀权1,夏锦梦1,李玉宝1(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合肥市勘察院有限公司).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王娟,余勇,张洋,张佩芳,仲维斌(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精细化工固定源废气采样时机的选择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陈琨,李文举,杨龙誉,金梅,周黔兰,龚伟(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ASE-GC/MS法测定贵州省典型城区秋季大气PM2.5中的正构烷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6期
-
郑志周1,李海燕2(中化石油广东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姚爱冬1,管文科2,冯益明3(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新疆林业科学院造林治沙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李云鹏1,李致春2,3,余宝宝1,王春义1,查月亮1(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宿州市沱河沉积物氮磷和有机碳分布及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易莹1,周艳伟1,Bridgeman J2,孔伟1,杨昌达1,毛海荣1,王知兵1(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伯明翰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院).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定市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宋祖华1,高蓓蕾2,张迪生1,马光军1,谢馨1,武中林1(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典型钢铁企业汞排放水平及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张芹1,李强2,南红岩3(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环科院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多因素综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高玉梅1,孟国鑫2,楼晟荣3,苏明旭1,陈军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多相流及传热传质重点实验室;赛默飞世尔(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β射线吸收法双通道PM2.5/PM10监测装置性能探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李常丽,唐丽嵘,彭靖恺,张志朋,邹志勇(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漓江底泥中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蒋明,文建辉,黄晓蓉(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中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李卫平1,王晓云1,2,段浩洁1,于玲红1(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乌梁素海表层水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
张艳林1,邹志辉2,王梅2,甄慧文2,王智美2,陈炳辉3(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监测系;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粤北上坝村稻田土壤及间隙水中重金属污染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