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振东(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不应把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简单化[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虞嘉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斯皮瓦克的招待:教育援助中庶民的双重脆弱及其改写[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曹渡帆,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底层文化资本的出场逻辑与未来路向 ——对“寒门何以出贵子”的时代回应[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肖绍明(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西方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教育基本理论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杨兆山,陈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王枬(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中国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佘永璇1,马早明2,3,4,卓泽林2(深圳市龙华区龙腾学校;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日本对东帝汶的教育援助:实践类型、价值取向与实施效果[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何能在中国传播开来、发扬光大[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商丽浩,陈小云(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变迁 ——基于1987—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喻思妍1,洪雨菲1,薛晓倩2,张玉萍1,钟怡清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信息技术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基于广东10市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余晓丹,陈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探索:“双减”困境与对策 ——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中小学课后托管与校外培训治理”圆桌论坛会议综述[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王晓莉1,杨淑霞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构成的审思 ——基于美国《指向个性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的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郑福明.《发展适宜性实践:学前教育领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推介[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林闻凯(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推进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现代教育论丛》编辑部.《现代教育论丛》投稿指南[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杨兆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持人语[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6期
  • 左璜1,谢少菲2(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学).深度学习的三种样态: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王家欣,施雨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互联网+”时代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田晋瑗,孙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演变[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李敏,张书菲(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线教学中教师情感劳动的挑战与施策[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阎梦琦,孙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起源(1852—1896年)[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杨勇1,何安明1,惠秋平1,郑希付2(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无意识与有意识恐惧记忆习得的性别差异[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郭洪瑞(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掌握力 ——来自挪威“2M”教育实践的经验[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迟艳杰(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组合作教学的培训体验 ——以杜郎口中学一堂培训课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位盼盼,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美国游戏场运动百年学术史[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刘向辉1,欧阳佳丽2(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湖南省平江县虹桥镇洞口小学).大班幼儿对“朋友”的认知及朋友交往的特征[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现代社会教育的起源:美国经历[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 王天晓,黄宇红,孙启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师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王长纯教授口述实录[J].现代教育论丛,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