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凤亮1,2,周梦琛3(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施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故事世界的兴起:构筑技艺与复魅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倪爱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陶瓷的物性与图像叙事[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郑天熙(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明中后期古文选本的“秦汉文”观及其科举转向[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需要积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江守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叙事学对话与“中国声音”——1997年以来国内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王小惠(西南大学文学院).“声韵训诂学大家”如何介入“五四”新文学——论钱玄同的白话文章观[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卢嫕(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纯意向性客体”到“绝对意向性客体”——论埃科的客体理论及其符号学内涵[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杨清1,曹顺庆2,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重新审视“东方比较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万书元(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论艺术学发源之真相[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康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人力车夫”形象缺席左翼文学考论[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赵佳(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价值——以法国地理学家对文学的研究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龙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吴中七子”的诗学取向与乾嘉诗坛关系探论[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蒋述卓(暨南大学文学院).责任与使命: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宋石磊(中山大学中文系).问题与方法: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三种路径及其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陈建森1,2,陈颖姮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州南方学院达人书院).“说书场交流语境”与宋元话本的文本形式[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陈丹丹(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世界文学到世界文论——走向跨文化美学的新尝试[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的艺术史“修正”与新旧图像学之争——基于“原作”的辩难[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黑白(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陈洵释梦窗词之结构论及其词史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张墨研(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活死人”辩证法——丧尸影像批判[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雷蒙德·威廉斯之于当今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王丁(中国艺术研究院).“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晚明文人绘画创作的时间焦虑及言说[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6期
  • 单小曦(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存在即媒介——海德格尔的媒介存在论及其诗学效应[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5期
  • 王婉波(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文学叙事机制下的“后情感”表征及心理症候[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5期
  • 钟志辉(武汉大学文学院).文本的制度性:论元稹制诰改革[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5期
  • 范昀(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文学伦理的两张面孔:玛莎·努斯鲍姆的文学观及其内在紧张[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