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垠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大数据使用情境下个人信息的侵权救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周露平(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化生存的批判与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谢芳1,刘艳红2(东南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监察工作人员准司法属性与刑法适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郇庆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一种分析框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林春香1,李雨霞2(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社交媒体时代学术信息转发与微传播力提升——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亦炫,赵全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改革进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放1,2,刘昊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四川大学新闻学院).互惠视域下网络互助的持续参与动力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黎元生1,胡熠2(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现代城市系统治水机制的理论与实践——以福州内河整治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贾向云(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的“犹太人问题”——20世纪西方传记学者的马克思形象评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尹希文,邵彦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优势[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罗贤宇(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习近平关于植树造林重要论述的理论溯源、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荣军,简文亚(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的三重维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阳芳1,杨小钵2(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收入分配伦理底线的原则与测度指标[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付森会1,裴雨莉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暨南大学娱乐传播中心).加速的经验:倍速观看中的感知结构与意义生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冯景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经典,悟原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方法论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王莹,梁雪媛(兰州大学文学院).虚拟主体性与虚拟物质性:论数字人形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磊,孙晗(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物质性与实践性:基于界面分析的手机主屏幕管理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章戈浩1,章倩砺2(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电子包浆:时间性痕迹或尺度式差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曹孟勤(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叙事方式的哲学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进,王红丽(兰州大学文学院).物质阐释学:一个概念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于跃,张雷(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数字治理研究所).国家治理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鹏,张锐昕(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历史使命、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阁(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再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肖恒(厦门大学法学院).立法法理学视野下政策法律化的证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施志源1,2,邹晨鑫2(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物安全:野生动物行政管理制度完善之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白璧1,柯涌晖2,李宝银3(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视域下都市圈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以福州都市圈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曾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平面化文化技艺、社会心智模式及其可能未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