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留喜1,2,杨成芳2,刘畅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气象台).山东一次极端雨雪过程积雪特征分析及模式产品检验[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王厚文1,曾欣然1,寇文彬2,马铭晨2,高阳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特征及天然源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刁宁辉1,2,吴奎桥1,2,孙从容1,2,郭振宇1,韩静雨1(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HY-2B卫星微波辐射计地理定位与偏差修正[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王晨1,2,3,4,李建平1,2,3,4,5(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基于次季节—季节(S2S)模式的中国东部夏季日降水预报评估[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徐亚钦1,叶妍婷1,刘瑞2,黄嘉仪1,蔡晓冬1,周玲丽3(金华市气象局;浙江大学;浙江省气象台).1814号台风“摩羯”造成浙江内陆强降水的动力特征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庞华基,孟繁辉(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层次分析法在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赵威,张恒德,胡艺(国家气象中心).东亚季风过渡带降水变化特征及物理机制研究进展[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周钰淇,崔佳乐,孙博雯,邵莉莉(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能资源时空变化评估[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谷山青1,2,王凤娇2,孟宪贵3,朱君鉴3(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滨州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台).1814号台风“摩羯”引发鲁北平原一次罕见龙卷特征[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李顺1,2,衣立1,2,徐娜3,时晓曚4,张苏平2,刘敬武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青岛市气象台).基于FY-4A大气温度廓线数据的西北太平洋低云云顶高度反演研究[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柳龙生,王慧,黄彬(国家气象中心).2022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李莉1,2,李长军3,赵海军2,葛瑞婷4(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临沂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淄博市气象局).基于自定义模型的FY-4A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郑丽娜,李恬,孙骞,田雪珊(济南市气象局).2021年2月黄河中下游两次暴雪的相态转换特征及成因[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肖云1,2,努尔夏提2,马博涵2,李欢欢1,马中元3(新余市气象局;克州气象局;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袁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成因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沈学顺1,2,李兴良1,2,陈春刚3,4,唐杰1,2(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大气模式中的数值方法综述[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于腾飞1,李春1,2,石剑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州“7·20”极端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李兆奇1,赵桂香2,赵彩萍1(太原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台).山西近40年极端降水特征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吴彩铭1,任福民1,朱婧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热带气旋灾害预评估模型研究回顾[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于怀征1,2,龚佃利1,3,朱君鉴4,陆桂荣1,2,吴炫1,2,王凤梅1,5,卢绪兰1,6,万克利1,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日照市气象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山东省气象台;莒县气象局;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日照一次EF2级龙卷的环境场及雷达特征[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程佳佳1,2,徐国强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郑州“7·20”极端暴雨过程中水汽和高低空急流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谷文梁1,2,高山红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海近岸海雾的初始场择优集合预报试验:个例研究[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张玉璇1,2,吴莹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GMI亮温资料RFI信号影响因子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高晓梅1,2,李峰3,王文波2,李晓利2,封亚琼2,马守强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潍坊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台风“利奇马”引发山东极端暴雨的多尺度特征分析[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谷松岩1,2,3,卢乃锰1,2,3,吴琼1,2,3,尹红刚1,2,3,商建1,2,3,孙逢林1,2,3,陈林1,2,3,张鹏1,2,3(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FY-3气象卫星降水探测能力分析与展望[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郎姝燕1,2,孙从容1,2,鲁云飞1,2,林文明3,董楹3,刘建强1,2(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法海洋卫星微波散射计近海岸产品在台风遥感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李斐斐1,刘朝晖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山东省气象台).CMIP5模式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双极型模拟能力的评估[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刘倩,孙小淇(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岛港潮汐的调和分析与预报[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刘思宇1,2,董旭光3,周雪松1,2,陈澍1,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山东省气候中心).气温的天气和气候记忆性特征分析:以济南和青岛为例[J].海洋气象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