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承君(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岭南当代饮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以“广式靓汤”为例[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单昕,梁钧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陈残云作品中的岭南文化精神[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董就雄(香港大学珠海学院).陈恭尹《初游集》中的双重哀思[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刘亮财,王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陈延年:刚毅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罗丹(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后申遗”时期佛山香云纱染整技艺等“非遗”项目的现代转型探析[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田丰(广东省社科联).岭南海洋文化精神与广东开放新格局[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刘志辉(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广东近代著名工程师胡栋朝的爱国思想[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王荣,王元林(广州大学).潮汕善堂文化在泰国的传播[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高扬(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清末民初画报记录广东女界的家国情怀[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杨叶帆(东莞展览馆).1922—1946:容庚先生北平治学的学术交游[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孔令彬(韩山师范学院).詹安泰与李冰若[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郭一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部“广东客家人”文化辙痕一斑[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徐远通(中山大学).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发展极实现“双循环”新发展[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王楚材.山水[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陈初生,许钦松,方楚雄,梁世雄,谢天赐,梁如洁,胡江.“山海起宏图 ——2022年全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新作展”作品选[J].岭南文史,2022,第4期
-
张承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百年传播[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魏法谱,马琦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青年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早期传播[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王丽1,廖钢青2(韶关学院;中共韶关市武江区委).华南教育历史时期内迁粤北学校的党建工作[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王元林(广州大学).积极推动粤港澳人文湾区中外交流互鉴[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张宇航(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岭南文化是共建人文湾区的基石[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王润泽,张棣(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大革命时期广东省农会的宣传策略——以《犁头》“农民俱乐部”专栏为例[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林有能(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岭南禅宗文化如何重走“海丝”沿线[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余宏檩(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广州起义旧(遗)址群的考察、整合与保护利用[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金建锋,甘超(广东韶关学院).黄庭坚参加黄龙宗释祖心示寂的记载文献考辨[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杨兴锋(南方日报社).大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的几点思考[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何礼谦(广州市海珠区龙潭村).广州龙潭村新发现的洪圣庙碑刻小考[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
石蕴慈(南越王博物院).民国时期佛山禅城民居权属界石探究[J].岭南文史,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