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成龙1,2,3,王楠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数字异化:表象、根源及其破解途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郭楠(江南大学法学院).碳排放权的规范解构与实践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周国文,胡丹(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尔斯顿环境伦理观的双重逻辑线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车东晟(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典编纂中“环境”“生态”与“资源”概念的关系厘定与展开[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聂洪光1,刘尚奇1,莫建雷2(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补贴“退坡”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激励政策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拓展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肖兰兰(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建设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美欧跨大西洋气候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黄红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论污染环境罪中危险废物的司法认定[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陈卓,胡新艳,许金海(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农民创业行为的种植文化根源——基于“稻米理论”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樊文平,王旭坪,杨慧敏(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基金对村镇冷链PPP项目投融资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华荣1,卢吉洪2,王华倬2(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 (体育师范学院)).超越与回归:户外教育的生命之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柯泽(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传统社会到网络社会:“陌生人”理论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流变以及政治传播价值[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吴安娜1,张子豪2(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学院).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的影响及表现形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唐韬1,李方静2,夏伦3(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企业数字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超(华侨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双碳”目标下“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规范路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琦1,曹蔚宁1,延书宁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雨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潘家华,孙天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碳中和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海嵩,胡攀(武汉大学法学院).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转型背景下的实施困境及法律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琦,王冠楠,赵蒙,胡祥培(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对消费者重购意愿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赵斌,谢淑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跨大西洋气候政治分歧:表征、动因与前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峻峰1,庞影平2(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忠实——机构翻译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宏(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众危机意识、媒体传播偏向与舆论的回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黄娟(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命健康维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祥云1,段艳平1,2,王业斌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广西财经学院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周期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研发规模和研发强度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珏1,冯宗宪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基于间接进口成本的中国战略性矿产海外供应风险分析——以锆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吴茜(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